欧陆,高加索山脉附近。
这里距离基辅罗斯西部边境仅有不到百里的距离。路德维希·冯·施塔芬伯格大元帅,正率众视察前线防御工事建设情况。
他是三天前就到这里了的,只不过一下飞鸢就拉着前线指挥官们集体开了长达数小时的紧急部署会议,将帝国元首的最高指示简单宣读了一遍。直到现在,想起来当时那些将官眼中见了鬼似的惊诧,他还是忍俊不禁:
也是。谁能想到,如今的安格鲁帝国,已经强大到敢向国土面积比自己大五十倍的超级巨邦发起挑战,甚至主动进攻了呢?
——当然,以上狂想直至目前,也只是“想想”而已。
真要走到两国兵戎相见那一刻,起码还得至少几个月,甚至小半年都未可知。在此之前,安格鲁帝国全体军民,都必须做好最好的战略战术、后勤准备,以及最坏的思想准备。
而就在一个月前,路德维希本人则郑重的向尊贵的元首古斯坦森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进攻计划。该计划也就是后世家喻户晓的“路德维希计划”:
总纲——以闪电战加大型军团作战,集结陆、空军合计五百万人,在最短时间内击溃基辅罗斯西部防线,初定兵分三路。
第一步,北路军团抢先攻占基辅罗斯西部最大城市佩伦格莱德;
第二步,南路军团趁机控制位于靠近西南边境的白桦城石油油田,迅速解决帝国军团机械化部队装甲车、坦**克等油耗补给问题;
第三步,中路军团一路直扑基辅罗斯位于远东的首都伊戈尔格勒,彻底征服基辅罗斯。
“就这些?”
当时,看到这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计划之后,古斯坦森只是嗤笑一声:“路德维希先生,你是把我这个元首当傻子,还是把基辅罗斯的亚历山大元帅当白痴啊?”
路德维希微微一笑,对自己这位喜怒无常的顶头上司的冷嘲热讽丝毫不以为意。他转而又递过来厚厚一摞文件:“伟大的元首先生,我想,或许您会对这些更感兴趣。”
这是一份关于基辅罗斯国内情况的详情汇总和局势分析推演,后世人称“五月报告”。古斯坦森的脸色,也随着翻阅报告的动作,逐渐由轻蔑转为沉吟,最后,当他把报告放在一边,重新看向自己这位“最得力干将”之时,神情堪称复杂,复杂中还带着一点极为隐晦的自愧不如:
毕竟,假如这份报告中所言皆非虚妄,那么这么说吧——
基辅罗斯亚历山大元帅和他忠诚的共和国议会及卫国军团,已经被扒得底裤都不剩了。
除了对基辅罗斯整个国度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军事、科技、郑智、社会结构及社会氛围、资源矿产开发等情况近乎事无巨细做了汇总和综合评述之外,这份报告甚至还纳入了目前基辅罗斯最高理事会全部组织人事情况,并标注了目前主导基辅罗斯局势走向的几个关键位置的人员其出身、仕途历程、脾气秉性及隶属于哪位“大人物”麾下,短期及中长期内是否有遭清算清/洗的风险……
“这些是?”
古斯坦森边看边问。路德维希也并不藏着掖着:“回禀元首,这些都多亏了帝国保安总局,感谢您亲手缔造的这支帝国精英情报机关,也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
对于路德维希的吹捧,古斯坦森并不十分在意。他既没有表现出高兴,也没有表现出反感:“愿上帝保佑他们。好了,说说看,你认为基辅罗斯为什么可以打,以及开战的最佳时机。我不听废话,只听结果。”
路德维希福至心灵,立刻娓娓回道:
“客观原因有三:
其一,帝国在西陆战事高度依赖的石油、粮食和工业矿产资源,帝国自身产能远远不足以作为支撑,必须寻得稳定来源,这个最合适的来源就是基辅罗斯;
其二,如今智布海峡、祖伊思运河已经被帝国海军牢牢掌控,莫迪特瑞海已成帝国占领区内湖,英吉利与远东战略补给线已被切断,西线既已平稳,正是东进之时;
其三,基辅罗斯在亚历山大这个被害妄想症的折腾下,其内部无论中层精英还是上层权贵,能被清扫的全被清扫了,能活下来的也只有喘气儿的力气,根本没有任何办实事或承担责任的意愿。底层又在一波又一波粮食与财产掘地三尺式搜刮中民怨四起,社会动员能力已然降至冰点——持续至今的大清扫,正是此等情形的最有力佐证。此时进攻基辅罗斯,既是战略最佳时机,也完全是在响应上帝赋予帝国的历史重任。”
顿了顿,他又道:
“至于主观原因,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当然是必须完成您在三年前所绘制的蓝图,也就是,在劣等基辅罗斯人占据千年的沃土上,为伟大的安格鲁民族开拓宜居之地,将安格鲁的荣光撒遍全球。
还有一点,整个西陆、包括安格鲁帝国,与基辅罗斯自古就存在领土、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差异,这种差异甚至直接导致基辅罗斯人对我们长达千年的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