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致溪闭了一下眼睛:“好。”
既然那个所谓的作者这么设定的,那么林望舒至少后半生能安稳度过,这也算了却了他一桩心事。随后他抹了把眼睛,强颜欢笑道:“那我还想看我的爱人……”
顿了顿,他改口道:“我想看宋却舟过得好不好,我想看看他的未来。”
这一次屏幕同意了,展现在林致溪眼前的不是画面而是文字,就如其所言,是从文里摘出来的没有前因后果的某一段。
林致溪打起精神去看。
小说是现在进行时,关于他的片段多以回忆呈现,作者偶尔提起一句,屏幕就将那几句放出来。
“宋却舟那一年时常会回忆起那个傍晚,他踉踉跄跄地走进那扇已经生锈的门,迎面的血色宣告着某个人的死亡,他一时间做不出任何反应,只有流泪的本能。他一步一步地走过去,每一步都肝肠寸断。
后来他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去麻木,却在某个夜晚惊醒,突然流下泪来,知道了那个被宣判死亡的人,是他自己。”
林致溪再也忍不住了,失声痛哭。
原来宋却舟也是会后悔的——在知道他的死亡之后。
原来宋却舟也还是爱他的,即使他那时已经听不见、看不到。
命运仅有的善意是将宋却舟的悔恨和爱意告诉他,纵然已太迟太迟,他们已经用错误的方式错过了彼此的一生。
可对于此时的林致溪而言,又怎么能不算是一些慰藉呢。
他开始庆幸,那些叙述里宋却舟所呈现的痛心让他卑劣地感觉到了欢喜,他羞愧自己的无耻,却卑微地把那些字句读了又读,如抓住救命稻草般抓住宋却舟的沾染了悔意和愧意的爱;庆幸之后是害怕,那些句子里的哀伤和酸楚太浓烈了,那些磅礴的哀恸也令林致溪的心感同身受地一道被揪着,他幻想着宋却舟在夜里流泪的场景,心像坠进冰窖,眼眶也不自觉地酸痛;害怕过后还是庆幸,他只是一个书里的配角,未来的故事和大好的光阴都是留给主角的,宋却舟会遇到真正的爱人,那个未来爱人会让宋却舟被判死亡的灵魂重获新生。
只有一个片段,林致溪却看得很沉重。
于是他蜷缩起来,合上眼睛,浅浅地睡一觉。
他知道自己会醒的,在没有看到宋却舟的幸福前,他始终会是这人世间的一个孤魂野鬼。
睡去,又醒来,反反复复,他不记得时间是怎样流逝的了,浑身上下一直在疼,醒着就痛,但不流血,也没疤痕。沉睡的时间要比清醒的时间长,醒的时候那块屏幕就给他播放文段,他一点一点地看。
那些日子林致溪远离故乡,灵魂孤零零地飘荡,闭眼是安稳的死,睁眼却不是安详的生。没有朝暮,没有春秋,他只是沉默着,用何其温柔的眼神,在小小的一方天地里,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宋却舟的一辈子。
读他的辗转,读他的再遇,读他前程锦绣,读他忘怀前尘,读他怎样地爱上后来者,读他怎样又一次献出一颗真心。
林致溪泪流满面,却笑出了声,当读到宋却舟再度付出的那颗真心没有再次被辜负时,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当读到那场在海边举行的盛大求婚仪式,他垂下了眼睛,片刻后又因宋却舟而觉圆满。
原来这就是故事的结局了。
林致溪怔怔地发了很久的呆,而后问:“我在这里待了多久?”
屏幕:“三年。”
“三年啊。”林致溪低喃,忽而笑道,“原来已经三年了。”
宋却舟为当初的选择痛苦三年,而他也在这片空间滞留三年。
原来谁都没有解脱。
林致溪抚摸上自己的心脏,他摸不到刀柄,但一直存在的痛楚让他知道那把刀子还贯穿着他的心脏,他从来没有被放过。
第四年宋却舟会遇到自己真正的爱人,修成正果,长长久久。
宋却舟会一直向前走,但他只能是个停留在过去的人,不过能知道宋却舟所求都成、所愿俱现,足够他心满意足了。
假使还有怨恨,那只能是怨恨作者,给他的着墨这样少,让他这的二十五年这样单薄、这样落寞。
林致溪挺直脊背,“我可以再问几个问题吗?”
“可以。”
林致溪问:“他后来还会想起我吗?”
“很少。”
林致溪问:“他们在一起后,他会在那个人身上看到我的影子吗?”
“没有过。”
林致溪问:“他们会白头偕老吗?”
“会。”
“我没有问题了。”林致溪弯着眉眼,“也没有遗憾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执念散尽,愿意魂飞魄散。
“祝——”身体慢慢化为灰烬,最后一刻,林致溪开口,他想说“我的爱人”,但到底还是替换掉了:“祝宋却舟,和他的爱人,余生平安喜乐,事事得偿所愿,两个人地久天长。”
眼泪坠地,他笑着说:“祝他永远拥有主角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