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寒晋也没当回事,不过大哥提了,便说了一嘴,回道:“许是怕麻烦,玉姨娘跟红菱交情颇深,自然有些话更方便说。”
等朱寒晋走了,朱寒江坐在画桌前,看着方子上的字良久,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边朱寒晋得了银两,很快就把方子上的东西取来,都是上等的货色,便让小厮送了过去,转念一想又不太好,便把东西送到了朱寒江那里,毕竟喜娘如今是大房的姨娘。
朱寒江见二弟办事利落,拿到东西也没多想,便差了书房的丫鬟送去小石轩,哪里想中间却出了差错。
原朱寒江潜了书房的丫鬟去送东西,不过这等送东西的活儿计自有小丫鬟来做,小丫鬟绮儿得了令,揣着东西一路往小石轩去。
本小石轩是叶姨娘所住,稍偏僻些,但靠着王妃的主院,所以离大房的宅子就远些,小丫鬟绮儿抄了近路,便要经过大房的主院,日常大房的两位姨娘都会挨着大奶奶,正是人多眼杂。
小丫鬟绮儿穿过长廊,正巧碰见有事来寻王氏的小琴姨娘,小琴姨娘没正经名字,她跟墨姨娘都是原先王氏的丫鬟,名叫抱琴,抬了姨娘之后原该称琴姨娘,不过王爷后院里有位秦姨娘,便叫了小琴姨娘。
跟着她一并的还有三公子朱世达,小丫鬟见着,忙行了礼。
那三公子朱世达便问道:“这不是爹爹书房伺候的小丫鬟吗,你怎么跑这里来了?”
绮儿答道:“回公子的话,爷让小的给小石轩那位玉姨娘送些东西。”
这话一出,倒是勾起了小琴姨娘的兴趣,那位她见着可不一般,自进府以来,不声不响的,按着规矩到王氏那里请安,被她三人围剿也不动声色,不过要说她有别的心思,也是没有,她如今能有一子傍身,已是万事顺意,不过头顶那位却是吃了好些飞醋,至于言语上的刁难也都是受了王氏指使。
小琴姨娘本没想多事,但看着身边的儿子,便简单问了两句,便把人放了,带着朱世达去给大奶奶王氏请安,朱世达年纪到十二了,是该分院单过了,所以这就来求大奶奶王氏指个院子。
进了正房,王氏正在听丫鬟念话本,要说这位小姐,可真是一点没变,从小到大都爱听话本,如今三十多岁不爱看戏,依旧爱看话本。
小琴姨娘乖乖请安,朱世达也大大方方喊了“母亲”,看着自己儿子,小琴姨娘是欢喜的,只是……,最终心里化为一声叹息。
“达儿,今儿没去书院读书?”
只听朱世达回道:“回母亲,今儿夫子请假,学堂里无事,便没去,本在房里温书,姨娘说有事,便带了我过来。”
王氏看向小琴姨娘,小琴姨娘道:“大奶奶,过了年,三公子该到了分院子的年纪了,今儿巧了,便带了一起。”
王氏算着日子,笑着对朱世达道:“眼看着就十二了,是该分出去单过了,好了我记着了,赶明儿定了院子,收拾妥当了,再与你说。”
“谢母亲。”
小琴姨娘见王氏未曾打听自己儿子喜欢什么,也没问有没有中意的院子,言语中的意思也是直接定下,心中难免有些不忿,却隐藏的很好。
于是便把刚刚遇见小丫鬟的事情说了出来,王氏的态度,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