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喜娘盯着跪在地上的红儿问道: “你可愿意?”
红儿如今便像是那大海里的无根浮萍,能得喜娘的承诺,自然满口答应。
“有姑娘的话,奴婢定做好分内的事,只是出府便罢了,奴婢孤身一人,怕也是难活,烦请姑娘到时候给奴婢寻个人家,当是可怜奴婢命苦。”
喜娘想了想倒也是这么个理,便答应下来,说道: “起来吧,这事先不必跟你们姨娘说,如今她怕是一时想不开,你也回去伺候吧。”
唤了一声“春梅”,等在外面的春梅把装着人参、燕窝的匣子捧了进来,喜娘说道: “拿回去,好好伺候你们姨娘,你的事我会看着办的。”
红儿乖乖回道: “是,蒋姑娘,奴婢告退。”
等红儿走后,喜娘叹了口气,她们姐妹三人,如今命运是各不相同。
随手拿起桌上摆着的琉璃瓶子,喜娘问春梅道: “这东西多好久做好的,瞧着倒是有些意思。”
“昨儿刚做好,绿意那丫头争着做的,寻了好些琉璃瓶子,方才挑出这件来,到底是姑娘会想,这东西看着倒是不错。”
喜娘心思一转,说道: “多寻些琉璃瓶子,不要这枯叶,里面用蜜封上各色梅花,撒上些金粉,挑时间送去府里各处,另外把法子告诉若云斋跟露华阁,当是年前到铺子买东西的回礼,这事让绿阴、绿意俩去办。”
“是。”
隆熙二年,也是喜娘来梁王府过得第三个年,如今得了梁王爷、梁王妃的赏识,喜娘自也参加了府里的家宴,只府里如今都知道她是个富贵的,哥儿、姐儿的仗着年岁小,不知讨了喜娘多少银子,好在喜娘提前预备着,不然怕是要出丑。
这年上,喜娘方才见到了梁王府这棵大树的枝繁叶茂,原她是大爷朱寒江的妾室时,自然见不得客,如今身份不一般,梁王妃便拉着她一同见客。
府里的大姑奶奶朱含怡嫁的是梁州城的大族尹家,二姑奶奶朱寒翠嫁的是符原城的马家,都是正房太太,大姑奶奶是宗妇,二姑奶奶虽嫁的是嫡出,却不是嫡长,倒也富贵。
家里媳妇们也都赶去外家,因着二奶奶韩氏家在京城,这几日便一直陪着梁王妃见客,喜娘瞧着都是没受二爷纳妾影响。
接着,王府又接到了许多拜帖和请帖,梁王妃如今不管,都交给了王氏处理,整个年头喜娘不知被拉着见了多少客人,哪一个不是显贵之家,喜娘原想着找个借口,推脱不见的,又想到那庄子生意,便耐着性子见了。
谁知梁王妃又旧事重提,谈起了喜娘的婚事,喜娘好容易找了借口,方才躲过一劫,惹得梁王妃对着身边嬷嬷直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