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云暮过后长明天 > 第17章 初露端倪

第17章 初露端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婚庆过了,大家日子还是照常过。只不过天是愈发的冷了,大家都说是比前几年还要冷。刚进十月,不少人户家里的老人都因为天寒旧病复发,钱家老太师更是数着日子过。大家都忙着自己家里的事情,没心情顾着外面的事。

在文家,文延之一阵猛烈的咳嗽,咳得好像心肝肺都要出来一样。

文长明端过去一碗水,让文延之喝下,说:“北方天冷,实在不行就回怀庆调养一个冬天,南方的天怎么说也比这里暖和些。”

文延之喝下去一口水,摆摆手说:“天冷引出的老毛病而已,回怀庆还要处理一大堆事情,太麻烦了。”

“伯父身体最重要,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文延之扯开话题,问:“今天不用去弘文馆里处理公务吗?”

“不用,今天下午不是我当值,过了中午我这不就赶忙回来了。”

“那正好,我前两天在福禄古玩店里看上了个前朝的花瓶,让店主帮我留着,你一会儿帮我去取一下。”

文长明说:“这些小事让下人去做就好了,我还是在家照顾您。”

“你年纪轻轻的,多出门走走,再说了让下人去万一摔碎了可不好,你亲自去一趟。”

文长明说不过,只好带着云树亲自出门去一趟。

外面天冷,今天又没有太阳,大街上只有几个零散的摊位和赶路的行人,只有酒楼里和往常一样热闹。

文长明出了古玩店,看向不远处的酒楼门口,有两个熟悉的身影,是陈昂和赵世显。

大理寺每天事情多如牛毛,官服穿上可能一天都不用换下来。可今天两个人穿的都不是官服,都是便服,甚至要比平常的便服更花哨些。

文长明没上马车,走到两人几步远的距离,有些疑惑地看着他俩。两个人扭头看到了文长明,平日里逢人就怼的赵世显倒是不愿意说话了,陈昂站在他前面说:“这不是文家公子吗?真是巧。”

“巧,是挺巧,你们二位这是要?”

陈昂小声说:“办案的需要。”

文长明还是皱了皱眉头,说:“行吧,在下就不打扰了,二位悠着些。”

文长明回了家,近黄昏时,文长明正在屋里低头用笔在纸上画风筝的图案,云树进来传消息说:“今天下午在春朝街路过的酒楼出事了。”

黄昏时候有些看不清,云树突然进来说话,文长明一不小心画错了,抬起头说:“这不画错了,还打算来年开春就放风筝。”低下头重新画,说:“出什么事了?”

云树说:“下午碰到的两位大人,在那间酒楼里找到了不少私贩贡品药材的,其中有几个还和李家有些关系。”

文长明画得眼疼,揉揉眼睛,说:“有几个人仗着李家的权势犯点错又不是一次两次了。”

“稀罕的是人一被提到大理寺审问,李家就马上派人到大理寺了,不是说情,而是说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哪怕是杀头的罪也得判。”

文长明拿起来画好的图案,看了看,说:“那的确是稀罕,前些时候李家远亲私自圈地,欺男霸女,都能被李家的人黑的说成白的,这次他们倒是讲理。”

把画好的图案交给云树,说:“把这个图纸收起来,和以前画的放到一起,明年开春要用来造风筝的。”

第二天早朝,文官们就各地赋税的调整说了又说,吵了又吵,争个没完。

好不容易争论完了,肃文帝耳朵还没清净一会儿,门下省给事中周大人有事上奏,肃文帝说:“说吧”

周大人上奏说:“臣要弹劾吏部尚书李文英李大人,治家不严,糊涂失察,致其家臣知法犯法,应予惩罚。”

李文英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曹汝阳又拿别人的当刀子使。还没等李文英说什么,就有人站出来,说:“赵大人,人家李大人昨日已经派人说明了,该怎么判就怎么判,您还在这里缠磨什么?”

赵大人不急不缓,看都不看周围人一眼,说:“前段时间陛下下达诏书,命大理寺和京兆尹府共同追查贡品药材丢失一案,但凡牵连其中,轻则入狱,重则抄家。昨日李大人的家臣在酒楼被大理寺的人发现从药贩子手里买进贡品药材,也不知道李大人是怎么教育家臣的。”

曹汝阳在一旁假意劝说:“诶,李大人在吏部事情多,没工夫教育家臣也是情有可原,诸位就不要纠缠着李大人了。”

肃文帝心里知道这又是在互掐,懒得理会,说:“文英,你有什么要说的没?”

李文英说:“昨日臣已经派人到大理寺明说,不用顾及颜面,犯法的家臣入狱还是流放,我们都认。此事臣的确有失察之过,还望陛下降罪。”

旁边的其他人似乎还不打算放过去,说:“贡品药材丢失一案,李大人还亲自到京兆尹挑人查案,如今又是李大人的家臣牵连其中,这其中是否还有隐情还不得而知啊,谁知道那些药材在没被发现前会流向哪里?”话音刚落,周围人窃窃私语起来,一直在边缘处站着的季云暮也开始沉思。

李文英身边的罗平快要急眼了,准备争吵一番,还未开口,肃文帝突然说:“没有证据的事情,列为臣工不要随意揣测,虽说李尚书有失察之过,才让其家臣欺上瞒下,但的确情有可原,岂能重罚?这样,李卿家回去后好好约束家臣,几天后朕会安排人到你府上检查,给大家一个安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