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很快就走远了,文长明一直看着越来越远的车轮印子。
云树走过来说:“公子,该进宫了,宫里王侯家的孩子还等着您讲书。”
“知道了,走吧。”
...
文长明前脚刚进弘文馆,后脚武小公子就迎上来了,拉着文长明往书堂走。
“我书案上还有一堆事情没办,等我先去处理完事情啊。”
武小公子说:“我们求过季老大人了,事情已经交给其他人办了,您就接着给我们教书就行了。”
文长明把武小公子拉住,说:“那我先去准备一下,好不好?”
武小公子这才放开文长明,文长明刚想去准备,又被突然冒出来的季云暮拉住。
季云暮说:“你家老大人出京城了,是不是该好好谢谢我?”
“你还不去文渊阁当差跑这里做什么?”文长明转身就要走。
季云暮又伸手一把拉住,说:“你不能这么白眼狼,当初你来京城的时候可是我带着你玩到现在,如今要不是我帮你劝着,你叔父也不可能这么听你话。”
文长明看他一眼,一脸不服,插科打诨一般说:“你一个勉强算得上是仪表堂堂的人,把我家老大人支走,留我一个人在家,你心里是什么不好的打算?”
文长明说完扭头就走了,不远处的学徒看着季云暮发笑。
季云暮对他们说:“看什么看,你们先生一会儿就要点你们了。”
看文长明走远了,季云暮又喊:“要是谢我过两天就和我一块儿去陪我妹妹听戏,南曲的班子,稀罕得很。”
将闲杂人等打发走了,文长明拿着几本经书古籍走进书堂准备开始讲课。
文长明坐到位置上,说:“今日讲我朝律令,我们先从‘法’这个字讲起...”
...
“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
...
“易成奸党,或为外戚...”
...
文长明看自己又把几个学徒讲困了,其中就有高君义。
文长明站起身走到高君义的书案旁,用书敲打他的书案,说:“你好好带个头。”
为了缓解尴尬,文长明咳嗽一声,说:“诸位可有疑惑?”
武小公子问:“先生,我朝律典并无规定奸党罪,到底何为奸党?”
另一边不知道谁家的孩子这么大胆,直接说:“那不就是如今朝中...”
还没说完,文长明就抢着说:“奸党,乃君子不轨而结党,朝臣与士大夫结党更为历朝君主所忌惮,因利而聚且因利而散,大致如此。”
文长明心里想着:还好抢过话头了...
文长明又突然提问高君义,说:“你来说说‘法’这个字的来源。”
高君义早就困得不知道东西南北,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文长明说:“罢了罢了,今日就到这里,世子你把这个字的来源抄一百遍,后天交上来。”
文渊阁中,邵相,李尚书,曹尚书正与皇帝商量乌桓族使臣提出的请求。
曹汝阳说:“乌桓族此次来朝所提出的出兵增援的请求我朝已经答应,资助钱粮之事不宜再同意。”
李文英并不同意曹汝阳的意见,说:“臣并不同意曹尚书所言。乌桓此次来朝并没有与其他异族同时来朝,而是只身入境,足以见其诚意,加之乌桓异族为我朝属国,受化外之人侵扰,如不资以钱粮,恐寒属国之心。”
曹汝阳挺直了身板,目视前方,说:“李尚书若这么说,那这钱粮就由您来出吧,户部没这个钱。”
肃文帝咳嗽一声,说:“邵相公怎么看?”
邵相公拱手,说:“老臣以为,我朝出兵已经是给足了乌桓族的面子。至于钱粮,每次他们朝贡,陛下都会赏赐金银无数,又来要钱,恐怕养虎为患。”
曹汝阳又说:“如今在北境,乌桓势力最大,虽有为我朝抵挡化外之民侵扰,但其亦是虎狼之族,有以小博大之嫌,不可相交过密。”
皇帝说:“就这样吧,兵部差一个人领兵赴乌桓北境查看,至于钱财就不必出了。李尚书替朕给使臣安抚两句,邵相公把使臣的纳贡仪式交给礼部和弘文馆再议一议,拟成折子呈上来。”
“是。”
“都退下吧。”
三个人退下后,肃文帝又把全福喊过来,说:“派人盯住使臣居住的屋子,看看有哪个大臣去拜访。”
殿外,曹汝阳跟上邵相公,说:“邵相不愧是老臣,一语中的,能驳了李文英。”
邵相公面带笑容,边走边说:“曹大人过誉了,都是咱们做臣子的该说的。”
曹汝阳又带着笑意说:“相公谦虚了,您看如今兵部派谁赴北境合适?”
邵相公赶紧推推手,说:“诶,圣意独裁,你我岂敢揣测。”
说完就要走,曹汝阳把人拉住,说:“私下说说也无妨。”
邵相看四周无人,便小声说:“北境苦寒之地,须得能臣良将才行,兵部的赵康虽说年长一些,但老当益壮且身经百战,可堪重用,我相信李尚书也会这么想。”
说完,邵相便摆摆手赶紧走了。
邵相公进了文渊阁,喊来季云暮,说:“云暮,有些事需要你亲自往兵部跑一趟。”
嘱咐几句过后,说:“去吧。”
当天下午,各部官员开始出宫回家。赵康刚出宫门,府里的下人就把马牵过来,说:“大人,府里有客人来了,请您快快回府。”
赵康听罢,捻了捻花白的胡须,随后上马也顾不得会不会闪到腰,当即快马回府。
回到家里,在正堂里坐着曹汝阳的手下。
赵康说:“有失远迎,不知是曹尚书有何指示?”
那人说:“我替我家主人曹尚书传话,如今朝中有人推举您领兵赴北境,北境乃苦寒之地,老将军怕是要遭罪。”
“年过半百之人,陛下若有重托,即使赔上性命,做臣子的也不会说一个不字。”
“赵老将军说笑了,可是我们听说是因为赵老将军不满李尚书越权把控武官选拔,这才被李尚书忌恨,才想推举您去北境受罪,这并非老将军所愿吧?”
赵康听后,眼珠子转两圈,行了大礼,说:“曹尚书用心良苦,还望尚书大人替臣在皇帝面前说话。”
曹汝阳的手下赶紧去扶赵康,说:“老将军两朝重臣,这是折煞我了。您放心,您的话我一定传给曹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