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云暮过后长明天 > 第30章 鹬蚌相争

第30章 鹬蚌相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您里面请,陛下正等着问话。”

“请陛下安。”

殿内的皇帝正坐着批折子,看文长明进来了后放下笔,笑着说:“长明来了,让你在外面听着两个老头子吵架不好受吧?”

“两位老大人都是为朝廷着想。”

皇帝说:“他们那是忙着撇清关系为自己着想。”

文长明这一下子不知道答什么,皇帝转而和缓些,说:“你们年轻,受不得拘束,坐下回话。”

文长明本还想拒绝,太监却已经把凳子搬来了,皇帝又说让他坐下,文长明只好坐着回话。

“那群世家子弟还算听话吧?”

“世家大族的孩子都有着极好的教养,很是聪明听话。”

皇帝又问:“朕记得与你和季家孩子交好的端王的世子也在那里面,你看着资质如何?”

文长明说:“世子殿下性子和蔼才愿意和微臣多说几句话,说交好是抬举臣了。”

“诶,朕只问你那孩子资质如何。”

“嗯,世子有心向学,虽目前并无优异表现,但只需要多多磨砺,还可以做一个世家弟子们的表率。”

随后皇帝又问了问其他学生的情况,文长明也挨个回答。

最后皇帝说:“朕想问你这些也是打算以后让你教教朕的孩子。”

文长明行礼,说:“微臣学识浅陋,怎能去教授皇子们的学业?”

皇帝笑了笑,说:“你也别紧张,你是中了进士的人,虽说名次不是三甲,但却是一次中第,已经是很好了。”

皇帝让他坐着,接着说:“还有就是朕的孩子目前大都是十多岁的样子,找了些年长的老师傅教书,他们大多不肯听,于是朕这才想着从新科进士中找人来教朕的孩子。”

“皇子的学业事关国家社稷,年长者学识深厚,仍应以老师傅为尊。”

皇帝说:“上了年纪的人难免被皇子认为是不懂变通的老木头,朕自会再考量考量,你先回去吧。”

文长明走后没多久邵相公带着季云暮留过来了。

邵相公说:“按照陛下的吩咐,臣已将兵部目前可用之人的名单誊录,请陛下阅览。”

季云暮送上去折子,皇帝看过后点点头,问:“为何是这几个人?”

邵相公说:“这些人都是兵部的老人,只不过官阶较低,在京兆府仔细审查后发现的确是干干净净。”

“后面几个名字没怎么见到过啊?”

季云暮说:“回陛下,大相公命臣查阅地方官员的历年考绩,筛选出来这些地方上的青年才俊,因而陛下不怎么认识。”

皇帝又看了看,说:“董山,朕记得这个名字,三年前他母亲去世,还上了折子请求回家守孝。”

皇帝放下名单,对季云暮说:“你做得很好,如今你年轻,你父亲又不在中书,是该在邵相公手下多历练。今后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多问问这些朝堂上的老人。”

“是,臣谨记在心。”

“好了,季云暮先退下去,大相公留下。”

季云暮退下后,皇帝问:“这份名单里的人不是青年才俊,就是兵部的老人,但这么多年了他们要么是官阶低,要么是任职远方,爱卿你怎么看?”

“陛下自有圣裁,臣不敢妄言。”

皇帝说:“既然大家心里都清楚,直说就是。”

邵相公说:“那臣就直言了,升迁或内调大多都是走了曹李两位大人的门路,而其他人不愿与其为伍,都被搁置在了冷灶上。”

皇帝听后摇摇头,说:“这些朕都知道,但他们毕竟是为先帝所提拔器重,是朕的肱股之臣,朕会敲打他们,但是大相公也要帮着朕多找找能臣良将,好为国尽忠。”

“为人臣者,理应如此。”

...

远在北境,陈达在今日代表中原民族受乌桓单于接见。

入了夜,副官走近营帐,说:“大人,按您的吩咐,派人跟踪了使者带着的几辆马车,有了结果。”

“说。”

“几辆马车上装的全是银两,眼瞅着总不少于四五万两。”

陈达面露难色,说:“朝廷赏过这么多吗?”

副官也不知道,陈达说:“罢了罢了,不干我们事,在这里待上五六天就走了。”

陈达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感觉后背发凉,心里想着冬天真是难挨。

第二天下午,陈达进了营帐找到乌桓的主事官员。

主事官员懂得汉话,问:“大人有事吗?”

陈达说:“我已经派了一支队伍往北进发,正在清除化外人的残余势力。”

“多谢大人啊,我们族人几年来深受其困扰,多亏这次皇帝允准大人派兵相援助。”

陈达笑着说:“先不说这些,我们的人抓了几个人,想让他们回去报信讲和,也好化干戈为玉帛,彻底解决问题,就是有些语言不通,都快打起来了,不知道大人您?”

“我们有译员,我赶紧去找。”

陈达赶忙说:“大人赶紧去,赶紧的。”

乌桓主事官员急忙走了,陈达一个人留在营帐里,在确认周围无人后,快步走向书案开始翻查。

都是乌桓的语言,陈达看不懂,可有一份文书上的字颇多,右下角还盖着图案非常复杂的红章,尤其显眼。

陈达拿起笔和空白的纸,对着字形依葫芦画瓢抄了一份赶紧离开了。

几天后,在离开乌桓部族的路上,天上下起了大雪,马匹都慢了下来。

躲在马车里取暖的陈达翻看自己抄的那份文书,把眼睛盯瞎了也看不出来所以然。

陈达对外面的人说:“把译员给我喊上来。”

译员进了马车,说:“大人您找我?”

陈达让他坐下,自己将纸对折了一下,指着下半部分的字说:“你能不能看懂这些乌桓的字?”

译员尴尬地笑了一声,说:“大人您这字也太乱了...”

陈达一拍腿,说:“坐下来一个字一个字瞅,能看几个是几个。”

译员只好硬着头皮看,看了半天,说:“看出来了几个字,汉人的皇帝...什么...银钱...”

陈达正不耐烦地等着,外面突然乱了起来,陈达掀开帘子,说:“闹什么...”

话还没说完,一支利箭丛陈达脸旁擦了过去,马车内的两人被吓了一跳,这整个队伍也正遭受突如其来的袭击。

...

在京城的皇后宫里,宋皇后正和皇帝在一起。

皇帝边看书边问:“听说这几日你经常派宫人亲自到宫外采买。”

宋皇后说,说:“是,有些东西宫外的要好一些。”

皇帝说:“你是皇后,东西自然是要用好的,但还是要记得勤俭些。”

“是,臣妾知道了。”

全福走了进来,看见皇后在,便说:“陛下,邵大相公求见。”

“知道了。”

皇帝刚走,皇后便叫来一旁的太监,说:“你去找人打听,问问今日邵相公进宫了吗。”

皇帝进了昭文殿,全福说:“陛下,派去的人失手了。”

皇帝问:“陈达没死?”

“没死,雪太大,他们就跟丢了。”

皇帝面有愠色,说:“都是废物,接着追下去,加强京城周围巡逻,陈达绝不能活着回来。”

“陛下,这会不会太冒险...”

肃文帝坐在椅子上,说:“死人不会分辨,这是钉死李家的关键一招,记得必须装成他畏罪自杀的样子。”

“陛下大可不必这么着急,李家与曹家日渐膨胀,早就备受诟病,倒下的那天是迟早的。”

皇帝略显疲惫,说:“都能等下去,朕等不下去了...”

闭上眼眯了会儿,睁开眼说:“放出去消息,就说陈达在缉拿回京的路上逃跑,生死不明。”

“这下子曹家又有李家的话柄了,让他们争去吧,再去催催兵部,新任官员两日内必须抵京。”

“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