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云暮过后长明天 > 第63章 阴风浊浪

第63章 阴风浊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文长明在京城见过这个官员,来自兵部,应该也是皇帝信得过的人,文长明说:“好,除了驿站,县衙已经包下了几处客栈,请二位殿下移驾。”

二皇子对大公主说:“临行之前父皇嘱咐过每到一地,先要看的是政务与民生,大姐姐,你先和他们去吧,我先去一趟县衙。”

大公主说:“这样也好。”

其余人前往了驿站,文长明则领着二皇子高熙先去往了县衙。

文长明在前面领路,两步一回头,说:“殿下,这边。”

高熙身后的官员小声嘀咕,说:“那个文知县总回头看什么呢?”

县衙里,杂役刚洗过地,为了排面还特地搬来梯子把县衙的牌匾擦了一遍。

一行六七人进了衙门的正堂,文长明把来人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也没看到季云暮的身影。

一旁的人说:“文大人,殿下和我们这几个人一路过来也累了,先上些茶水吧。”

“啊?”文长明回过神来,说:“茶水已经备下了,诸位在后院稍歇片刻,我去准备平康县的账册和户籍名册。”

云树领着人去一旁的房间里喝口茶水,文长明一个人去往自己处理事务的厅堂,里面放着各种名册账目,衙门里的几个师爷想跟着去帮忙,被文长明摆手拒绝了。

文书名册很多,虽然已经整理好了但一个人腾挪起来还是很费力气。文长明心有旁骛,心里一直想着为什么季云暮没有跟着来,一个不仔细,堆山码海的文书从书架上散落下来。

文长明开始懊悔为什么刚才自己拒绝了那几个准备帮忙的师爷,只能认命开始重新整理,一边整理一边自言自语似地小声嘀咕。

“皇帝不是很看重他吗?怎么没让他跟着二皇子过来?”

“唉,本来也不该见的。”

“该写信好好骂他两句...”

刚摞起来的文书像是专门和文长明对着干一样,文长明起身的时候又被撞掉了几本。

“唉...”

文长明弯腰捡起地上的册子,掸了掸灰尘,自言自语地说:“算了,如果季云暮身边真有眼线就麻烦了...”

文长明转过身后发现二皇子刚好走了进来,刚反应过来准备行礼被高熙拦了下来,说:“不必了。”

文长明上一次见到这位二皇子已经是去年了,总感觉这孩子比去年更壮实了。

“高盈总是会说想文师傅了,这次来我来看望文师傅,特地替高盈问您是否安好?”

“承蒙殿下关心,臣一切都好。”

高熙也注意到地上有散乱的文书,说:“大人心有旁骛,这句话像是在敷衍,没说真话。”

高熙走上前帮文长明整理文书,说:“询问文大人是否安好不只是替高盈问,还有季大人,他现在是陪在高盈身边练习骑射的师傅。”

话音刚落,文长明正在整理文书的双手突然停住,片刻后像不在意的样子重新恢复手上的动作,眼睛还是一直盯着书桌没有抬头。

“文大人能实话实说吗?”

“他啊...”文长明突然变得结巴起来,说:“他...我这里...一切都好,都好...”

高熙往外看了看,确定没有人跟过来,从袖子里拿出拿出一封信和一枚玉佩,玉佩的纹路是祥云,那是季云暮随身带着的东西,文长明放下手中的文书接了过来。

“纵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文长明看过信后,摸着玉佩上祥云的纹路,默默无言。

“他很记挂你。”

“我知道...”文长明的声音有些颤抖,说:“我刚才说的是实话,劳烦殿下有机会转告他,一定要说我这里一切都好,真的,一切都好。”

高熙点点头,文长明问:“那他呢?他一切都好吗?”

文长明的眼睛很清澈,像是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高熙在离京以前也见过一模一样的眼睛,那是季云暮进宫的时候。

高熙在离京前季云暮曾进宫找到过他,托高熙捎带东西给文长明。在围场里季云暮把高熙请到一边将东西递了过去,说:“殿下,请把封信和这枚玉佩捎带给他。”

高熙接了过来,问:“可还有什么话?”

“没有什么要紧话。”季云暮随即说:“请殿下替我问问他最近怎么样,过得好不好。”

季云暮又说:“如果他问起我的情况,殿下一定要说我这里一切都好,都好。”

高熙在这时也注意到了季云暮澄澈的眼睛,以及眼下的乌青,像是几天晚上没有睡好觉的样子。

当时高熙做出了保证,说:“我会如实转达给文长明的。”

可当真的面对文长明的询问的时候,高熙注意到文长明的目光后又变得迟疑起来,文长明说:“以前他诓骗我的次数不少,这次我想听真话。”

“他...”高熙想了想,说:“他不是很好,父皇和曹家水火不相容,他被夹在父皇和曹家中间,也是左支右绌,除了和端王家的世子有些往来以外,他总是一个人,若不是他的父母还算理解他,真不知道皇城里的日子该怎么熬下去。”

文长明手上紧紧抓着玉佩,只是低头看着信上的那封信,高熙说:“我虽并不清楚文师傅离京的缘由,但季大人心里很是惦念,我会替文师傅多注意他些。”

“谢殿下。”

许之林和云树从外面突然走了进来,许之林说:“文大人,这些文书用我帮忙搬过去吗?”

文长明只敢背对着他们,指了指书案上的文书,说:“之林,麻烦你把这些文书帮这位殿下送出去。”

许之林答应了下来,高熙也出去了,云树察觉出了不对,走上前问:“公子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文长明坐到书案前的椅子上,说:“我有些累了,让衙门里那几个师爷先去陪着吧。”

云树看到了文长明手上的信和玉佩,又想到二皇子刚刚和公子说过话,便退了出去将屋门关上了。

过了两刻钟,高熙和随行官员准备回驿站休息,文长明刚好回到前堂,说:“诸位这就走了,在衙门里用个便饭吧?”

高熙注意到文长明眼眶有些红,随后说:“就不麻烦文大人了,这就走了。”

“微臣恭送殿下。”

一行人走后,文长明转身回了衙门,看到许之林笑的挺开心,问:“这是怎么了?”

云树说:“刚刚许之林和京城里来的几位大人说话,那几位大人夸赞之林的文采不错。”

“哦...”文长明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儿,说:“殿下他们应该会在平康县停留一阵,若想要四处去看看,让之林去陪着他们。”

“好,我随后去和他说。”

...

也许就是因为皇子公主到了平康县,一连几天雨水充沛,但雨水太猛又颇有成灾的迹象。

平康县不远处的一条河流名叫松原江,近几日河水上涨导致周边的百姓都惴惴不安的,有官员提出就在这里祭拜上苍,祈求风调雨顺,以避免旱涝成灾,公主和皇子答应了。

松原江是附近河流中最大的一条河流,灌溉两岸田地,哺育生灵的同时每到夏季秋季也容易泛滥成灾。

在松原江河水最湍急的地方,是地势落差较大的河段,一连几日河水不断上涨,开闸泄洪后才稍有遏制,但此处的河水仍然是奔流不止。

随行的队伍里决定要在这里进行祭祀仪式,府衙收到了命令便派了人过来在此处河段修建了祭祀所用的高台。

宫里出来的太监在祭祀的前一天检查高台的工程,说:“功夫都仔细些,少不了你们的好。”

“是,公公。”

次日,天空阴沉沉的,天气异常闷热,松原江的高台处围满了百姓,大家都来到这里观看祭祀的仪式。

文长明穿过人群赶到内场,慌里慌张地整理一下衣服,擦了擦脸上的汗,问:“没来迟吧?”

一旁的太监说:“不算迟,大人您请。”

云树退了下去,文长明和另外的官员站在高台下看着台上的巫师跳着祈求风调雨顺的舞蹈,最前面站着大公主和二皇子。

巫师穿着羽毛装饰的衣服在台上一边做着各种奇怪的动作,一边念念有词。在高台的下方,支撑起整个高台的木料直插入地下,但在雨水不断的冲刷岸边泥土下渐渐显露了出来。

闷热的天气让文长明出了一身汗,文长明在底下小心翼翼地擦去脸上的汗,心里抱怨:这么闷热,怎么又不刮风了?

也不止文长明,另外的官员也都是一脸的汗,文长明好心地把一块手绢给了旁边的人擦擦汗。

“多谢,多谢。”

台上的巫师终于结束了舞蹈,将写有符文的黄纸烧了,然后给了皇子和公主各三根香,说:“请殿下祭拜神灵。”

祭祀仪式到了最后,台下的官员也都挺直了身子,看着台上。

大公主点燃了三根香,插在香炉中,随后虔诚地跪在蒲团上,说:“愿司雨神明,赐我朝风调雨顺...”

“轰隆!”此时天上响起一声惊雷,大公主也吓了一跳,随后继续说:“福降众生,国泰民安...”

大公主站起来后突然就起风了,台下的百姓小声说:“看来又要下雨了,也不知道弄着一场法事有没有用。”

宫女扶着大公主起身走下高台,高熙走了上去,点燃了手中的香。

“轰隆...”又是一声闷雷,风声也越来越大,高熙迟疑过后把香插在了香炉中。

河水也突然变得迅疾起来,应该是上游下了大雨的原因,估计用不了多久乌云就要飘过来了。

台下的文长明也疑惑地抬起头看着诡异的天气,脸庞上落下有几滴雨水,旁边的官员小声说:“看来又要下雨了。”

迅疾的河水冲刷高台的地基,木制的高台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但被雷声与风声掩盖了过去。

“愿苍天垂怜我朝百姓...”

随着高熙口中的话说完,刚站起身,文长明听到有官员说:“终于结束了。”

“轰隆!!”这一下雷声比刚才的都要震慑人心,台上的高熙和台下的众人都疑惑地看着黑云翻墨的天气。

河流湍急,一次又一次冲击着高台。

“轰!”

终于,在众人没有察觉的时候,高台的地基突然垮塌。

措不及防间祸事就到了,高熙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看到脚下的高台已经倒塌。

“殿下!”一旁的太监大喊。

高台垮了,太监宫女和几个大人瞬间乱作一团,大公主亲眼看着高台散架,大喊:“快救人啊!”

“快!”

雨水瞬间成倾盆之势,文长明和众人亲眼看见高台如纸片般散落,大喊:“快救人!先救二皇子!快!”

士兵一窝蜂冲了上去,文长明被挤在最后面看不到前面的情况,云树跟了上来,说:“怎么成这样了?”

“快去找郎中来!快去!”

天灾或是人祸,突然到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