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澄水如鉴 > 第195章 名门贵婿

第195章 名门贵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夏益死于虞沣之手,原因是与虞境喧苟合。

当晚,虞沣就被提进了观明台。

而比起这个消息,更让百姓们震惊的,是观明台在调查中发现,夏益在虞府名为幕僚,实为“捉刀”。

捉刀,就是替人做文章舞弊的人。

今年中了贡士的权贵之子王登的卷子,就是夏益答的。

为此,虞沣得了王家半数的家资。

这太颠覆了。

科考,是所有文人学子的入仕圣路。

在这条路上,只要肯苦读,哪怕不是权贵之子,也有跻身上层、出人头地的可能。

而万世师表、学界泰斗、文心所向的虞沣,居然将寒门子弟唯一的路,也要堵死,变成自己谋取私财、培植势力的手段。

更可怕的是,舞弊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要想把一张卷子换进去,里面不知道牵扯多少官员。

而他们,显然比起是皇帝的臣、陇朝的臣,更是虞沣的幕下之臣。

这就可想而知,宣平帝得知此事时的心情。

如果文人学子不是仰赖皇帝入朝为官,而是仰赖虞沣,那他们效忠的,会是皇帝吗。

于是,观明台前脚刚把夏益的案子查实,就被皇帝又派往各地,要将全部各地各层级,凡参与过捉刀舞弊案的人,全部锁拿进盛安,统一问刑。

与此同时,大内察事营也没闲着,正忙着重查荀司徒的反诗案。

就在这时,朝中又暴出一桩丑闻。

陇朝数一数二的名商大贾,亲自控告,说朝中有一位名声极大的大人物,多年来一直在敲诈勒索自己,吸走他数不清的血。

他含含糊糊说自己不敢明说是谁,但提供的那些信息,精准到让人除了想到观明台和须弥,再不可能想到第二人。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远在运州,正查得热火朝天的赵缭无语得说不出话来。

虞沣人都在观明台锁着了,还能掀起风浪来,不愧是朝堂常青树。

赵缭一直在等皇上召自己回去的消息,已经想好了对策。就只是担心经过这么一闹,皇上将各地的观明台卫都召回来待查,这将大大影响查办案件的进程。

然而,在赵缭的担心下,日子一天一天过。

直到,她带着所有能呈给皇上的证据回盛安复命,也没来什么召她回去的消息。

“这是全部吗?”

“回陛下,是,所以与此案有牵连之人,俱在名单之上。”

宣平帝翻完长达三页的名单,仍然意犹未尽。

“朕说的全部,是涉及的人、提供便利的人、从中受益的,所有人。”

这个“所有”,宣平帝咬得很重。

“回陛下,末将谨遵圣令,深挖彻查,将所有与此案任何牵连之人,全都锁拿,呈陛下判决。”

说完赵缭顿了一下,详细解释道 :“调查之中,末将发现虽然虞沣大人舞弊之行恶劣至极,但因发生时间在近三年,涉及两次春闱,故而牵连人数,较末将预估少许多。”

这是赵缭撒了弥天大谎。

舞弊之事持续时间之长、涉及人员之广,便是她这个早有预期之人调查,也是吃了一惊。

要真给陛下如实禀告,天子一怒,只怕陇朝朝堂上,没几个人能活下来。

固然实现了恶有恶报,但冤案之巨,又是多少无辜之人被卷入漩涡。

哎……

赵缭跪在地上,心里却不痛快地叹了口气。

自己居然到了要为那些无耻鼠辈遮掩的地步。

这时赵缭还不知道,她记下却没如实上报的这一大笔黑账,日后能帮她多大的忙。

出宫的时候,隋云期、陶若里为首的观明台卫已经等在门口。

“首尊。”隋云期上前一步。

“成了。”赵缭嘴角扬起,举起手中的圣旨,“查抄虞府,男眷流两千里,女眷没入掖庭。”

隋云期和陶若里都松了一口气,道:“我们这就去,尊上在外奔波多日,先回去休息吧。”

“我是不去了。”赵缭的笑容淡去:“把傅思义给我送到观明台。”

“是。”隋云期和陶若里对视一眼。

“对了。”赵缭终于问出自己奇怪许久的问题:“隋云期,你一直在盛安城里,可探明皇上为何没有召我回来?”

“您说的是郭明控告被重臣勒索一事?”

“是。”

“说起这个我就来火,郭明那个老狐狸控告时,句句不提您,句句都是您,陛下本来都准备下诏,召您回来了。

结果,再审那老狐狸时,不知道怎么他又改了口供,一口咬定,勒索他多年的,是代王。”

“……代王?”这是赵缭万万没有想到的。

“虽然依我朝律法,亲王犯法,不与庶民同罪。但代王还是被连审五场,亲笔写下认罪书,还被收了半数的封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