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的高职考先出分数后填志愿,出分之后,李安将全班召集回了南职,进行一对一辅导。
轮到温听时,她将已经整理好的几所学校递给李安。
“你的分数很高,理科文科医科等等都有很大机会,怎么专业全部都选得汉语言文学?”
“这个专业前几年挺吃香的,现在不太行了,毕业之后月薪就两三千,而且AI出来之后对汉语言打击不小,你选这个专业,有没有考虑过之后就业方向?”
刚巧孟老师来4班发放毕业寄语,她看了眼温听的总分,“有机会。”
温听眼睛一亮,“真的?”
“真的,我问过了,今年江南大学扩张高职考学生30人。”
李安皱眉,“孟老师,你不能这样,温听每个科目都很优秀,不用在汉语言文学上面吊死。”
孟老师:“李老师你懂什么,这是热爱。”
“热爱能当饭吃吗?以后毕业出来工资不如技术岗位工资高,那可怎么办?”
孟老师拉住温听的手,“温听,汉语言文学可能确实没有这么的赚钱,可是我认为只要你做得足够好,还是有很多机会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如果你喜欢文学,那你就这么填,比起财富,我更倾向精神世界的富足。”
孟老师走前,将毕业寄语交给温听——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温听没花多少时间便确定了志愿。
回到小北港时,头顶烈日炎炎,干燥酷热的风刮得脸庞生烫,房屋瓦片在阳光暴晒下折射出刺眼的光。
眼前的一切,让温听觉得回到了一年前,她刚搬到小北港的时候。
可惜少了个人。
马上就要拆迁了,温听觉得再怎么样,他也应该回来一趟。
温听拿出手机删删减减,最后发了一条消息过去。
像是石沉大海,得不到回应。
*
七月末,邮差骑着电动车沿着水泥路找到小北港1号,他拿着通红的录取通知书给温听签收。
“恭喜啊,江南大学,小北港出了个高材生。”
录取结果六月末就已经在教育系统上查到,温听拿着沉甸甸的文件,还是有些激动。
“谢谢。”
她赶着去南职参加毕业典礼,将录取通知书拿进屋,又推着车子出来。
蓝白校服系在腰间,飘飘荡荡坠在身后。
操场边蝉鸣此起彼伏,少数飞虫在头顶盘旋,晚风吹拂,送歌声入耳。
温听把外套递给熟人签名,陈乾不请自来,“我也能签吗?”
“当然。”
“听说你考上江南大学了?”
“嗯,你呢?”
“我没考上,差了十几分。”
陈乾开起玩笑,“还好你不允许我追你,要是追上了,我们俩也得异地。”
提起这方面的话题,温听变回一本正经的样子,“我不喜欢你。”
陈乾连连点头,做出投降的模样,“知道知道,你就别再伤我心了。”
魏书桃从后头出现,一把勾住温听的脖子,“陈乾你够痴情的啊,都死缠烂打我们听听多久了。”
“我已经放弃了,温听高考前教了我不少题目,我已经答应她不追求她了,你别污蔑我啊。”
“行行行,那你给我校服外套上也签个名呗?”
“没问题。”
南职举办过无数次活动,每次必定会出现校领导发言,台下一片寂静,许多人招摇地拿着手机把玩。
魏书桃把账号递给温听观赏,“怎么样,十八万粉丝,我现在的短视频报价已经五位数了。”
高考之后,魏书桃实现手机自由,每天晚上拿着开着直播唱歌,收入不菲。
以前那个上台还要绑着温听一起的怯场女生,已经成为当下小火的网络歌手。
“你真的很棒。”
魏书桃喜滋滋接回手机,“等我二十万粉丝,我请你吃大餐哈,我已经看过省城的必吃榜了,全部带你吃一遍!”
她高考发挥超常,居然真的考去了省城的院校。
这会儿根本魏书桃没有要跟温听离别的难过心情,她以后能经常见到温听,心里美得不得了。
最后,温听作为优秀毕业生上台发言。
她刚上去,就看见了站在操场入口的三位家人。
温建朝女儿挥了两下手,方清丽拉着温童站在旁边,这会儿,他们的目光都聚集在温听身上。
看吧,只要够厉害,总能让人都看向自己的。
温听深呼吸了一下,按照演讲稿念出自己高三这一年的经历与收获。
在众人的掌声中,她走下主席台。
温建走过来,“恭喜你啊听听,奶奶给我打电话了,你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了?”
“对。”
“真棒,我为你骄傲。那你和奶奶商量过吗,什么时候搬来市里住?”
温听一顿,她看了眼仍旧站在远处的母亲和弟弟,“我不去了。”
这个选择对所有人都好。
*
陈伯伯是第一个搬出小北港的住户,他的房子在一天内就夷为平地,只剩下一堆废墟留在原地。
这几天卡车载着家具行李来来回回,水泥路被压得多了几条裂缝。
温奶奶被温建接走,屋里的东西少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