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夫人赠了和子两盒北地胭脂,淡淡一笑道:“和子若是遇到仆叙,冬天里,屋外冷,劝仆叙早一点回屋。”
簌簌雪声,冬日把果林粉刷成一片银装素裹。
车和子观摩着刘夫人赠的两盒胭脂盒子,外盒是用粗银制成的,并不精致,打开盒盖,里头的胭脂的颜色却分外鲜红,色泽纯正,是真正的北地胭脂,突然,一阵塞北胡风曲调的笛声传来,车和子见窗外,是仆叙吹着羌笛。
胡音哀婉,仆叙面挂忧愁,穿着过年新作的披风,一阵寒风吹过,仆叙不由地打了一个喷嚏。
“你再不回母亲的屋子里,会着凉的。”和子下马车,走向仆叙。
仆叙用漠北话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⑷,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随身找一首少数民族的诗词)
“万里以北,我曾见一片看不到天际的湖水。那个时候,不管冬天多么下多大的雪,我都未曾感受过寒冷。可现在……洛阳的一场雪,我竟会感受到冷。”仆叙颓然地靠着树干道:“我已没法回到我的故乡了。”
人一旦适应温暖气候,便将难以抵御严寒。
和子劝道:“刘夫人劝你早一点回屋,别一个人大冬天在树林里挨冻。”
仆叙朝母亲的方向思考了片刻,便回屋了。(仆叙不愿取国娘,不单单是因为入赘,他不愿受沈凯之摆布。)
和子来到何招儿的院落。
何招儿因在林中受到屈辱,身心疲惫不堪,忽见送年例的人到了,她勉强坐起了身子,只见车和子领着众嬷嬷进来。嬷嬷们呈上托盘上,满是各色金簪玉器、宫罗云缎。
“请何夫人挑选。”和子清单递给何玉媛。
何玉媛见琳琅满目的金玉罗缎,虽在她眼下,可与她仿佛是万里之远,十分拘禁,不知该选择什么?何招儿又自言自语道:“我要怎么挑选?”
车和子以为何招儿看不懂册子,,便把把清单复念一遍,侍女们听了丰富的赏赐无不欢喜,可玉媛见再见着富贵却不知何处下手。最后道:“要不和子替我挑选。”
“好。”和子着急于今天送不完年例,听到何招儿让她选,车和子便迅速选好了,并嘱咐柳儿锁好年例,过年时候慢慢花费。
车和子折返回西院陶夫人院落中,陶夫人很快就挑选好,特拿出织金宫绢与妆花宫缎各一匹道:“让我院中最会做衣服嬷嬷给和子量一下身段,用这两匹料子给和子做一身新衣裳。”
“我哪有这个时间,还有大半的夫人未曾送。”拿出册子问道:“陶姨,接下去的顺序该怎么送,还有送刘夫人与何夫人的顺序对否?”
陶夫人道:“两人品级一样,刘夫人先入府,是她先选。”
和子一笑,她竟歪打正着送对了,问道:“我接下去的顺序呢?”
陶夫人指了指册子道:“名单上就写了吗。”
原来王押班早已根据各夫人地位高低,把顺序写在年例清单上,只是和子没仔细看。和子心想还是自个粗心了,夫人与王押班早就安排了,她旋即给蔡夫人送年例。
蔡夫人的贴身押班示意蔡夫人不在院中,替她选了。和子没多想,又马不停蹄地出了西园,到了正香堂侧面的院落,快步到了周夫人的院落,只见周夫人正清点着各箱笼,和子见状玩笑道:“这些是给国娘准备的嫁妆吗?”
周夫人笑了笑道:“和子进屋看看国娘便知了。”说完,周夫人便开始挑年例。和子可没时间去打扰国娘,只透过闺房门缝,偷看国娘正笑嘻嘻地绣自己的嫁衣。
女儿出嫁,十里嫁妆。
大红的嫁衣是一个新娘子最重要的物件。绣到一半,国娘又时不时的把玩起仆叙送给她的银戒指。她的眼神内满是喜悦。
和子却看的有些不解,将军是同意国娘与仆叙成婚,国娘高兴正常,可仆叙为什么是闷闷不乐的样子?
没等多想,和子等周夫人挑好年例,便就立马去往了陈夫人处。要说有品级的夫人中,谁最怕和子,当属陈夫人了。得知是和子送年例,亲自出门相笑脸迎接,和子忙督促陈夫人快选。
虽给陈夫人挑选的东西不多,但她仔仔细细把剩下的金银首饰都扫了一眼,认认真真挑着,等到挑第四根金簪子时,陈夫人心想:“我应该不是最后的人,不应该把好东西都拿了。”便还是留了几个好的东西,笑道:“挑完了。”从中拿出一根金簪子给和子,当做谢礼。
和子不客气收下,便快步去往张夫人的院落。
张夫人的院落就贴着沈凯之的严下堂,按理应当是一个门庭若市之地,可现在的张夫人的院落却门可罗雀,有些寂寞潦倒。和子想着,张夫人是最后一位夫人,没法挑选,便道:“张姐姐,我替夫人来送年例。”
张夫人对着和子微笑道:“辛苦和子。”眼神中满是落寞,顺手在年例中拿出两根金簪子道:“对金簪子是姐姐送你的辛苦费。”
和子不好意思收下,红颜未老恩先端,原本沈凯之最喜欢侧室张夫人,如果秋日的团扇般,被人抛弃。但张夫人将一对金簪插在和子头上笑道:“姐姐没多少意思,就是开心,你来见姐姐了。”便送和子出门。
天还没黑,和子就送完了年例,想着时间还早,张夫人的院落距离钱姐姐的近,和子便快步去拜访钱姐姐,只见钱姐姐的房门对堵的水泄不通,原来是沈凯之正把他对钱琼瑛的赏赐朝其屋子送,器物之多,钱琼瑛的库房早就满了,才先摆到他的闺房内,等新的库房清空出,在摆走,闹哄哄的令钱琼瑛不胜其烦,便躲在里屋的刺绣。
“钱姐姐。”
钱琼瑛忽听到和子的声音,抬眸见到小小和子正朝里面挤,难得露出笑容道:“屋外的东西,和子喜欢什么就拿什么?”
“姐姐,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