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攒了十万,好开心!
住在祁纾的别墅里,她几乎没怎么花过钱。
她忍不住将攒到钱的好消息发给好久没联系的女孩。
女孩竟然回她了,是关于上次的问题。
【季荨伊,你需要的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有获取物质的能力,以及精神世界的富足,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自爱。至于独立,听听就好了。】
【还有,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
【他们凭着对你片面的了解,主观认为那便是全部的你,于是在你身上贴各种各样的批判标签。这对你来说,显然不是那么公平的。】
【所以,他们的看法根本不值得你在乎,好嘛!】
季荨伊听了女孩这番话,深思熟虑,内心的疑惑消失了。
她扭头,看向窗外光滑,澄澈得没有一丝云彩的蓝天。
是啊,她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眼中呢?
从小到大,她好像把别人看得特别重要,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让她内耗好久。
从某个角度老说,这是一种讨好。
这种讨好,已经成为刻进骨子里的习惯。
女孩也说过她讨好习惯的原因。
它来自童年时期……
父母生她从来不是因为有多么爱她,不过是觉得有利可图。
他们本想生个儿子传宗接代或者养儿防老,亦或者其他。
结果,很不幸,她是个女孩。
对他们来说,她的价值就是给弟弟换彩礼。等到他们老了病了,她得在床前任劳任怨伺候他们。
可惜,幼小的女孩怎么会想到这些呢?
她只会想是不是因为她不够好,所以父母才不爱她。
为了获得父母的爱,她变得听话,懂事,努力学习获得好成绩让他们开心……
慢慢的,她学会了讨好。
随着长大,她发现,她的父母永远不会爱她,只会道德绑架,从她身上榨取利益。
可是,讨好已经形成了习惯,讨好他人的认知在脑海里根深蒂固。
这种讨好认知甚至影响了人际关系。
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她总会无意识的关注别人的情绪,表情,话语,眼神。
只要她感觉别人对她表现出一点不满,就开始内耗,怀疑自己是不是哪没做好。哪怕,别人压根没有那个意思。
这都是因为童年讨好父母的投射。
季荨伊拉回思绪,目光落在手机上,找出女孩的之前的微信。
【你从未得到过父母的关注和爱,于是为了获取这些,脑海里产生只要讨好父母,就能获得爱和关注的念头。】
【于是,在面对父母的时候,你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讨好行为,只要父母表扬你,关注你,你就会感到满足。】
【这是一种正面反馈。】
【因为这种反馈,你讨好父母的想法会得到加强,行为重复,直到建立的讨好观念在脑海里根深蒂固,讨好行为自然而然成为习惯。】
【所以要想改掉讨好他人的毛病,你得建立不讨好他人的认知,且这个认知里必须包括你想要获得的东西。】
【然后在生活中实践,每一次的结果,都有想要获得东西的正面反馈,那么不讨好他人的认知就会加强,行为重复。】
【这样的认知迟早有一天取代原有的认知,并在大脑里根深蒂固,不讨好他人自然成为习惯。】
【以上只是我的想法,不过你可以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哦,提醒一句,一定要坚持,坚持到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天。】
女孩说得很有道理,可她到现在还是没有学会。
门外传来敲门声。“季姑娘,出来吃饭了。”
说话的是祁纾家保姆李妈,不过,不是住家的那种。
李妈是一个胖乎乎,待人和善的中年妇女。
“好的,李妈,我马上下去。”季荨伊放下手中的平板,回了句。
之后,门外不再传来动静。
皎亮如白昼的餐厅,季荨伊坐在桌旁,眼睛直勾勾盯着桌面上冒着腾腾热汽的美味佳肴。
全是她喜欢吃的菜。
她以为自己会不适应这座城市,尤其是饮食方面。
可来到祁纾家才发现,自己的担心完全多余。
“伊伊,你在想什么?”祁纾放下他的碗筷,冲她来了句。
季荨伊拉回思绪,冲他摇摇头,之后端起碗筷,开始炫饭。
“李阿姨做饭真好吃。”
祁纾笑了笑,没说话。
路过的李阿姨听到这话,眼睛笑弯成月牙。“这可都是按照你喜欢的口味做着哩。”
季荨伊顿了一下,抬头看向对面优雅吃饭的祁纾。也是了……他,心思一直挺细腻的……
两人坐在客厅里安静吃饭,饭吃到一半的时候,祁纾放下陶瓷碗和筷子,看向正吃得津津有味的季荨伊。
季荨伊敏感捕捉到对面的视线,抬头疑惑道:“怎么了?”
她擦掉嘴角沾的白米粒,祁纾嘴角先是微微上扬,而后缓缓开口。“伊伊,我有件事情想要和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