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钺走到舞姬面前,捏了捏她的脸,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这个也挺不错,不如寡人自己留下?”
“大王,这个舞姬姿色还不如方才那位,但为间手段高明,如今还是正事要紧。待楚国称霸中原,大王想要什么样的美人没有,何必执着于她们二人呢?”申荼悉心劝道,“况且大王都喜欢,齐侯肯定也喜欢,还是尽快将她们送到齐国吧。”
事后,申荼悄悄去见楚国太夫人秦窕,告诉她楚钺想纳两个舞姬进宫,而这两个舞姬是准备送到齐国的。
得知申荼劝下了楚钺,秦窕觉得她做的不错。秦窕还打算召一位女子入宫,如此可让楚钺放下那两个舞姬,还能发展自己在宫中的势力。
这个女子便是徐国公主,名叫徐媚,是徐国国君的女儿。和楚国一样,徐国的爵位也是子爵。秦窕的母亲是徐国公主,正是当今徐子的姑母。
思起旧事,秦窕面容上露出一丝笑容,楚钺在质齐之前,曾经随先王和她去过徐国,那时楚钺一见徐媚,就颇为喜欢,当时便拉着秦窕的衣袖,嚷嚷着要娶徐媚。
徐媚心性聪慧,行事低调稳重,秦窕觉得她进宫后定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帮手,便传信给徐国,让徐子送徐媚进宫。
徐子收到信后,觉得此事对徐国也颇有助益,便差人将徐媚送往楚国郢都。
舞姬已训练完毕,楚钺便命楚步乘马车送她们去齐国。
晋国,绛宫。
姬瑄和姜云陵入绛宫探望楚薇和姜绮。姜绮回想着自己怀二公主姬娴的经历,告诉姜云陵一些孕期需要注意的地方。
探望完楚薇和姜绮,姬瑄和姜云陵一起离开。
他们经过花园时,郑羽不经意间看到了两人,姬瑄一身绛色衣衫,光华照人,宛如初升旭日,姜云陵着淡金色裘衣,清雅柔美,恰似出云皎月。
姜云陵的肚子隆起,宛如一轮满月,等待着新生命的降临。
认出这二人是谁后,郑羽立即屏住呼吸,就近躲在一棵树后,暗中观察他们走出绛宫,心中微微惊讶。他来绛宫求准妹夫姬晟助他早日返回新郑,不想竟在这里看到了姜云陵和姬瑄。
郑羽知道姜云陵嫁了晋公子瑄的事情,虽然他从前没有见过姬瑄,但想必那个红衣公子便是姬瑄了,姬瑄确实风姿过人,和姜云陵颇为登对。虽然姬瑄的相貌胜过他,但才能不一定超过他,而且只是个公子罢了,不像他是将来的郑国国君。
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郑羽回过神来,摇了摇头,露出无奈的笑,幽幽叹道:“当初送花的几个都没娶上,那些都是年少轻狂,往事已矣。”
郑羽和石阡在晋国找人为他们求情,又写信到新郑,希望郑伯隆让他们早些回去,晋郑两国便把姬晟与郑嫣的婚期提前到了春三月,原本婚期定在了秋九月。
姬晟和郑嫣的婚期临近,晋国便差人送郑羽和石阡回郑国,同时让在新郑为质的何骠和冯池也返回绛都。
春三月,桃花在枝头绽放娇美的容颜,远望似一抹红霞。桃花被碧绿的桃叶簇拥,映着日光,仿佛鲜艳的霓裳。
姬晟作为公子,需要亲自前往郑国迎亲,郑国则派遣了正卿石晖为郑嫣送亲。
晋国的公族和卿族也都一齐参加姬晟的婚礼,由姬晟的舅父大夫祁彰为姬晟主婚。
姬晟成婚后,胡奚便向姬绍提出将女儿胡屏嫁给五公子姬良,姬绍也没想到什么拒绝的理由,便答应了下来。姬良便和胡奚之女胡屏订下了婚事,婚期就定在秋天。
眼下正值四月,春已归去,夏方初至,气清风和,阳光和煦,万物生枝叶。
麦冬卷起帘幕,迎面清风阵阵,在庭院中为姜云陵摆放好躺椅。
姜云陵在躺椅上小憩,半阖双目,感受着暖风拂过面庞,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洒在面容上,嗅到了庭院中弥漫的月季花香。
月季枝叶浓绿,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花枝招展。娇嫩的花瓣层层叠叠,翻卷如细腻的绸缎,繁盛又高雅,华美若云霞,在阳光下更加娇艳欲滴。
“阿陵,你看我给孩子准备的摇篮如何?”姬瑄走过来。
姜云陵听到声音睁开眼睛,看到姬瑄手中拿着编制精妙的摇篮,是用荆条编的,每一根荆条都经过了精挑细选。摇篮的花纹雅致优美,缝隙紧密细致,在金纱般的阳光笼罩下,色泽更显光滑温润。
荆条的叶子秀美,花多为淡紫色,清雅恬淡,枝条挺拔细长,柔软又坚韧,是编织的上好材料。
“好别致的摇篮,孩子睡在里面,想必会很安稳。”姜云陵看着摇篮。
“如果这孩子是男孩,就叫姬煦。”姬瑄凝视着姜云陵的面容,“倘若是女儿,名字就叫……”
还没等姬瑄说完,姜云陵的肚子就痛起来,额头间汗水淋漓。
姬瑄明白姜云陵是要生了,眉间顿生焦急之色,立即抱姜云陵回房,吩咐麦冬叫产婆。
产婆很快赶了过来,让姬瑄先去房门外等候。姬瑄在门外听到姜云陵叫得凄厉,不禁来回踱步。
“用力啊,用力——”
床上,姜云陵竭力地叫喊,青丝已经被汗水打湿,急促地呼吸着,疼痛如潮水般涌来,同时依照产婆的言语用力。
几个时辰后,婴儿嘹亮的哭声传来。麦冬打开门,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是个男婴,母子平安,公子进来吧!”
姬瑄走到床边,看到新生的婴儿被包裹在襁褓中,放在姜云陵旁边。
姜云陵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姬瑄用帕子温柔地为她擦汗:“阿陵,你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