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长,很快到了最后一题。
一看见那题目,黎恩重终于明白了魏平今日为何非要他上来。
那题目虽说不是什么难题,但其中背后的牵涉极深。谁不知道今年是新帝登基第一年,这题目上居然写着前朝之事。
但也确实隐晦,借着个不出名的诗人的怀恋旧朝诗句,作谜题,谜底是破开之后是天安苍松。要说是做植物也没什么,可偏偏这天安苍是前朝皇帝最喜欢的树。
前朝将其作为其“受命于天,安邦治国”的标志,自盛朝建立以来,这中树被提到的越来越少,导致不少人都不清楚其究竟是什么。
这是个明显的阳谋,黎恩重完全可以推脱自己不知道,可看着魏平得意的嘴脸,他又将话咽了下去。
正此事,传来一略显清脆的少年之音。
“不就是天安苍树吗?此等北方之树,何必在我江南地界作谜底?”一语双关,树是北地的,没必要放在江南。前朝也是过去的,没必要放下当下。
魏平见有人坏了自己的打算,当即大怒,质问来者是谁。
顺着他的话走过来一个身量不高的少年,外头披着银鼠披风,到更显得娇小。
解迷这种事情,向来是没有指定对象,谁说算谁,这小少年又没违规,魏平自然找不出他的错处,因此更加怒火中烧。
黎恩重倒是看着这个救他于水火当中的少年,一时之间来了兴趣。
魏平气愤离场之后,黎恩重主动相邀,想同那少年再交流一二。
可话还没出口,那少年冲他摆摆手,迅速跑了,似乎后面还有不少人追他。
这段小插曲在黎恩重这里埋下了种子,他之后几番打听这少年的心信,皆无所得。
谁知,缘分总是那么巧,在将要忘掉之际又赶忙提醒快想起来。
春夏就这样随着草木生长的时候快速过去,等到叶子慢慢不复原先那般葳蕤时,才让人惊觉秋天来了。
黎恩重正因为赵婉拉着他非要回赵家而恼火万分时,没想到却又遇见了当初那个少年。只是此时的少年,似乎不再是“少年”了。
“你快些,今日可是贵客,好好弹你的曲子,自有你的好处。”
京城当中派来了个大官,必须好好招待。黎家虽说无心官场,但这样的时候,帮着赵家招待一二也是应该。而联系赵黎两家最紧要的人——黎恩重就这被抓了壮丁。
到底是官员,黎恩重这个白身心里就是有一万个不乐意,面子上也要装的过去。自然带着人去了有名的曲馆,听听江南的小曲。
选的地方是徽州有名的清馆,里面姑娘都是卖艺不卖身的。歌舞技艺有极其精湛,用来招待贵客自然是够格的。
曲子点好,自然就等着人上,黎恩重坐在下方的侧位上百无聊赖地等着。眼神一瞥,就看见了被店主指着的抱着琵琶的少女。
那少女挽着高髻,将脖子的曲线拉的完美,着一身月白色衣裙,点缀着无数散着光的小珠子,看的人移不开眼。
听着那老妈妈的话,这人应当就是即将准备上台的人,黎恩重直起腰,准备仔细听听。
不一会,抱着琵琶的人上台了,亮了亮嗓,手指拨弦乐曲开始。
这不是个独奏的舞台,但那少女应当是中心位置,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让黎恩重看不清脸。
一曲终,还不等那女子起身,黎恩重终于看清了她的长相,这不是元宵夜的那个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