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三国教育资源匮乏,士大夫以下阶层人均文盲呢?
难不成曹操在殴打各路诸侯之余,还有闲情逸致给府里的下人搞扫盲培训班?
袁媛狐疑地盯着斜前方滔滔不绝的人形吐词机看了半晌,没看出所以然,不由调转目光,瞥到身侧的晓露。
她正拿着一块手帕擦汗。
考试前紧张到需要擦汗不稀奇,稀奇的是她低着头,动作轻微且鬼祟地把手帕举到眼下,目光自右向左飞速横扫,忽然又心虚抬头,做出认真听别人祝福的模样。
她带了小抄!
袁媛恍然大悟。
送祝福肯定是曹府每年的保留节目,同事们全都预先知道了考试内容,只有她一个新人小白傻乎乎地裸考!
这帮老六!
怀着孕的环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听睡着了,但她面容平静柔和,呼吸深长均匀,轻抚腹部的姿势依然优雅得体,犹如一副静止的油画。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发现她已经魂游太虚。
袁媛可以很肯定地说,所有下人都发现了女主人的异常。因为他们的音调默契地调整到轻声细语模式,拿完赏钱退出房间时,动作也格外小心翼翼。
但守岁祝福活动并没有因此取消,曹冲将目光投向屋里最后一个婢女,示意她开始她的表演。
小时候老师突击测验的噩梦感重现,袁媛僵着脊背,一字一顿:“奴婢祝夫人如嫘祖之智慧非凡,如孟母之教子有方,如西施之国色天香,如嫫母之贤良淑德。”
原谅她不学无术,知道的三国以前朝代的能用来夸人的女人只有这四个,不得不转移夸奖对象:“奴婢祝七公子如黄帝之英勇威武,如尧舜之德政留芳,如始皇之雄才大略,如汉武之果敢英明,如孔子之博学多才,如管仲之智计无双……”
男权社会,三国以前朝代能用来夸人的男人比女人多了数倍,但也不够用,一会儿就说完了。
曹冲意犹未尽:“这就结束了?”
“嗯……”学渣苦脸求放过,她真的想不出来了。
可惜曹冲并没打算就此打住。
他似乎发现了一个好玩的新游戏,不允许袁媛中途退出。
“你明明还有许多词可以说。”他启发她道,“譬如,祝我如荀彧之——”
“这……”袁媛绞尽脑汁,“智深如海?”
“如典韦之——”
“万夫莫敌。”
“如孙策之——”
“英勇善战。”
……
曹冲不厌其烦地报出三十多个人名,袁媛的脑细胞都快被烧干了。
但曹冲认为听袁媛评价人物非常有趣,远远没玩腻:“如王允之——”
“敢于决断。”
“如王莽之——”
“创新谋变。”
提问停止了。
曹冲似笑非笑,语气里带着三分回味,四分深思:“你认为王莽创新谋变?”
“呃。”误以为考完试的轻松迅速从袁媛脸上褪去。
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虽然很多近现代人认为王莽是“第一位社会改革家”,比如胡适就评价他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但三国人视王莽为“巨奸逆臣”,因为王莽篡汉!
用褒义词夸奖王莽在三国是典型的政治不正确。
曹冲的审视有如实质,令袁媛犹如芒刺在背。
她低下头,强行狡辩:“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王莽篡夺汉室江山固然不忠不义,但他推行‘王田制’,试图将土地收归国有,并平均分配给每一个百姓,从而解决士族壮大后大规模兼并土地以及贫富悬殊的问题,一句‘创新谋变’的评价还是当得起的。”
曹冲的目光顺着话题的脉络,落在袁媛的脸上:“你认为士族一旦壮大必然会兼并土地?”
当然。
历史通识书上白纸黑字地写着,封建社会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士族豪强会想方设法利用财富和社会权力,通过买卖、强占甚至贿络官员的方式,获取农民的土地。当土地资源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国家税收锐减,农民被迫沦为流民、盗贼或者暴民,起义与反抗不可避免地发生,削弱封建王朝的统治力与政治权威。
之后,旧王朝被推翻,旧士族被打倒,新士族与新王朝登上历史舞台,在若干年后重蹈前朝的覆辙。
这是现代的小学生都能从书上看到的历史规律,在三国却隐藏在战争的迷雾里,哪怕当世大儒都未必能看清。
曹冲是被史书背书过的“天资聪颖”,他能不能看清袁媛不知道,反正她知道自己为他科普不仅没有好处,还会引来怀疑。
“我还未及笄,没拜过名师,只些微读过些书打发时间,认识几个字罢了。”袁媛垂头,乖巧恭顺,“公子问这么高深的问题,我哪里晓得?”
“呵呵。”玩味的弧度爬上曹冲的嘴角,与他从容沉稳的坐姿形成不太和谐的对比,“百余仆从,数你最不用心,当罚!新年动刑不吉,不若罚你——”
环夫人安详的面容突然扭曲,双手紧紧捧住肚子,滑跪到了地上,原本红润的脸色刹那间苍白如纸。
裙摆下,殷红的血迹触目。
“来人!”曹冲猛得站起扶住母亲,过于急促的动作带翻了身后的椅子,发出巨大的声响。
房门被猛然踹开,张贵带头,一大堆下人争先恐后地涌了进来。
孕期不满七个月的环夫人,发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