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门课的时间跟你其他课程应该没有冲突吧?”胡兮卿边记学号边问,问完他忽然一笑,脸上两个明晃晃的酒窝一露,自问自答道:“当然没有冲突了,要是有冲突,你今天怎么会有时间来呢?”
胡兮卿又说:“下午我联系教务处,让教务处的老师把我这门课添加到你的课程表上去,也不枉你对这门课的热情和对我的喜欢。既然来了,无论是今天还是以后都要好好上课哦,每节课都要按时来。不仅是你,还有你的室友江河,我记住你俩了。”
顾凡懵了。
胡兮卿让顾凡坐下,又点了另一个同学的名。
这位同学上节课认真听讲了,回答道:“上节课讲过,人工放射性核素是指利用反应堆的中子流和加速器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人为制备出来的放射性核素。利用人工方法可以得到所有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人工放射性核素是由约里奥-居里夫妇最早发现的。”
胡兮卿欣慰地点了点头。
“铯-137是一种人工放射性核素。”胡兮卿继续往下说,“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工业和医疗领域,像工厂里的密度计、医院里的放疗设备,都有可能藏着这个小东西,但是被违规丢弃的铯-137,对人、对环境都有可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为了让学生们深入理解铯-137被违规丢弃的危害,胡兮卿从这次星城发生的棉花厂辐射危机一直讲到大名鼎鼎的戈亚尼亚核泄漏事件。
胡兮卿切换PPT,讲道:“1987年,巴西的戈亚尼亚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核泄漏事件,19克铯-137被两名盗贼从医院偷了出去,卖给废品回收站,就是这19克蓝色粉末一样的小东西,几乎毁了这座城市。在这次事故中,4人因接触了过多的放射性元素在短时间内死亡;240多人受到辐射污染,承受终身难以治愈的损伤,比如截肢,那两个盗贼,据说因受辐射影响,一个截掉了手指,另一个失去了手臂;接触铯-137较多的人身上都存在放射性,就像一个个行走的污染源,只能被生化部队带走隔离。”
胡兮卿继续切换,“受雨水影响,戈亚尼亚的土壤、水源都被辐射污染,为了清理污染废弃物,政府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最后清理出的放射性废弃物体积竟达到了3000多立方米,这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一名学生提问:“既然铯-137危害这么大,为什么医院里还会存在这种东西?这么恐怖的东西,就应该永远不用。”
胡兮卿解释:“铯-137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是造福人类的。比如在医疗领域,铯-137可以用于癌症的治疗,这个小东西每天都在医院拯救千千万万的病患。铯-137被密封在特殊容器里,稳定释放伽玛射线,密闭设计使铯-137即使近距离接触也不会造成危害,所以,只要合规使用,铯-137就是被驯服的猛兽,为人类所用。”
“可是总会有疏漏,只要这个东西存在,就有发生灾难的可能性。”
“科技是把双刃剑,就看大家如何看待。”胡兮卿总结道。
胡兮卿继续讲课。
上午的课是给本科生上的,除了给本科生上课外,胡兮卿还带研究生。下午,胡兮卿去了趟实验室,实验室里都是他的研究生。
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本科生的培养方式有很大不同,胡兮卿在实验室开了个组会,听他的研究生们汇报实验进展,并给予指导。
胡兮卿是个温和的导师,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很有耐心,跟学生说话也是温声细语,从不说重话,但这不代表胡兮卿不严格,胡兮卿在学术上很有要求,论文不过关,胡兮卿不会骂人,也不会阴阳怪气,他只会摆着一副笑眯眯的表情,坚定地让人回去重写,再不过关就再重写……一遍又一遍,那是一点水都不放啊!
因为是刚开学,师生之间需要沟通的事情比较多,这次组会整整拖延了一个小时,导致胡兮卿赶到校门口见琨臣的时间也比约定时间晚了一个小时。
琨臣百无聊赖地靠着星城大学的校门,拿着手机打游戏,他看起来非常奇特,为什么?因为现在寒假刚过,天气还很冷,人们都还穿着大衣甚至棉袄,而琨臣穿了件黑色的薄外套就出来了,拉链也不拉,就这么敞着,里面就穿件薄T恤。
所有进出校门的人都要看琨臣一眼,不仅是因为他这反季节的着装,也是因为他长得太好看了,一张明星一样光彩夺目的帅脸,身材也很健美,腿长得不像话,虽然瘦但很健壮,看起来既有攻击性又有安全感,像隔壁体育大学的体育生。
胡兮卿走出校门的时候,琨臣幽幽抬起头,露出怨念的表情。
胡兮卿满脸愧疚,“对不起,我迟到了。”
琨臣走到胡兮卿跟前,与胡兮卿面对面,他比胡兮卿高了半个头,居高临下地看着胡兮卿。
琨臣盯着胡兮卿一直看,看起来是生气了。胡兮卿自知理亏,不敢争辩,只能保持微笑。
于是刚才在实验室里威风凛凛的胡兮卿,现在气焰消了大半。
琨臣抓起胡兮卿的胳膊,二话不说拖着他就走。
胡兮卿问:“去哪啊?”今天下午琨臣发微信,跟胡兮卿约定在校门口见面,但没有告诉胡兮卿见面的缘由,于是胡兮卿下意识地问他。
“天宫咖啡店,白夜回来了。”琨臣言简意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