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正式册旨传出。
册许琛为「右武大夫、云骑尉、平宁开国伯、食邑二千户、实食封一百户」
按照国朝官制,许琛这一下便有了官、勋和爵三重身份。
右武大夫是武官官阶,秩正六品,且是武官阶中的“横班要官”,不需经磨勘迁转,都是特旨方可得。许琛从此擢升不必熬年资,全靠功勋和特旨。同时因为有了官,每月便可领到二十七缗钱,春冬还有绢各十匹,冬绵二十两————这是右武大夫的俸禄,无论是否有差遣,只要有了官,就有样的这待遇。
云骑尉是最低一等的勋,非军中人不可得,视从七品,但并无银钱赏赐,是纯粹的军功。
伯爵是国朝爵位之中的最低等,视同正四品。食邑和实食封都是有爵位者的待遇,虽然如今国朝食邑制只是虚名,税赋依旧上交于国库,但却会将实食封以每户二十五文钱折抵成缗钱计入月俸,这意味着许琛每月还可多拿到两千五百文钱。
当然,天家赏赐的真正意义却不在这些银钱上,而是向朝廷昭告了许琛的地位————有恩宠有功勋的宗室子弟,未来国朝武将的接班人。
定远侯府一门双爵,一时风头无二。领旨之后的次日,许琛便要进宫谢恩,这也是他第一次穿朝服。
许琛是见过定远侯穿戴朝服的,当时他还在心底暗暗庆幸,自己入宫只需做平常装扮,不必如此复杂,却没想到如今自己也需要繁琐一番。国朝百官朝服均为绯色,许琛这一身是绯罗袍,绯罗裙,绯罗蔽膝,腰挂银革带;饰以白罗大带,白罗方心曲领,脚登四饰皂皮履;头戴三梁冠,用犀角簪导;身后佩师子锦绶,悬银剑银环。这是正四品朝官和伯爵的标准朝服[注1]。
许琛在归平的帮助下穿上这身朝服,登时觉得身上重了许多。
此时天家正在勤政殿处理政务,勤政殿不在前朝,而是在御道以北,后面与天家起居的福宁殿相接,所以许琛只需像往常一样自东华门入宫,经御道入勤政殿即可。这一路上遇到的内侍女官全都低头行礼,许琛有些惶恐,又觉得有些好笑,这宫中人人都会变脸,从以前的猜疑不解,甚至隐隐的低视,到如今的尊敬有加礼数周全,也不过短短两年时间而已。
到勤政殿给天家行过谢礼后,许琛又到慈元殿中谢礼。按照规制,封爵为前朝之事,与后宫并无瓜葛。不过天家特意提到皇后,许琛便往慈元殿去了。此时本应是在学堂的时间,永嘉公主并不在宫内,慈元殿只有皇后娘娘和蹒跚学步的二公主。
行过礼后,皇后赐座赐茶,和许琛话起家常。
皇后温和地说:“这个时候,你本该是在资善堂读书的。”
许琛:“天家赏赐,须得谢礼才行。改日臣再去学堂向先生道歉。”
————有了勋官爵位,便是朝臣了。
皇后道:“这都是礼制,穆学士会明白的。其实你也不必着急回学堂,得等伤养好了才行。”
许琛点头:“多谢皇后殿下,臣的伤已好得差不多了,而且臣伤的是左臂,并不影响写字。”
见许琛已经依着礼制换了称呼,皇后摆手道:“如今你虽有了爵位官阶,却也不必真的把自己当做外臣那般拘束,一日未有差遣,便依旧是个闲散人。你不过十二岁,未来总会入朝,到时再做外臣罢。”
许琛轻轻点头,便又换回了以前的称呼。
皇后又跟许琛说了些家常,才终于进入了今日最重要的话题:“如今问你虽然有些早,不过我还是想同你确认一件事情。你可曾对婉儿有超越同窗之谊的情分?”
许琛立刻站起来回话:“公主活泼聪慧,是人中龙凤,琛不敢有任何逾矩之想。”
皇后说:“此时没有别人,你同我说句实话,是不敢有,还是没有。”
许琛躬身一拜:“皇后娘娘恕罪,是没有。”
皇后叹了口气:“我知道了,你坐下罢。”
许琛忐忑落座,只听皇后说:“昨日婉儿生辰,你的贺礼颇得她的欢心,她平日里也时常提起和你在学堂的事情,我便以为你们二人有所情谊,如今看来是婉儿多思了。”
许琛斟酌措辞道:“公主金枝玉叶,未来会有更好的驸马人选。”
皇后:“如今既然我提了,你可有这方面的想法?”
许琛摇头:“既是从前未有过的,以后也不会有。我与公主只是同窗之谊,并无其他。”
皇后点头:“好,我知道了,此事你也不必放在心上,我不过随口一问。婉儿一贯心性不定,你若没那意思,想来她觉得无趣便也会放下了。”
“是。”
皇后又说了些旁的叮嘱,便让许琛出宫回府了。
回到侯府时正是午间,许琛换过便服与长公主一起进了些茶点,并将今日在慈元殿的对话悉数告知。
长公主问:“你真不想?”
许琛摇头:“从来没想过。”
长公主又说:“那你可有让永嘉误会了?皇后一般不会轻易问这种话。”
许琛接着摇头:“没有,若说起来,我日常在学堂大多同浔阳公在一起,几乎没有与公主单独相处过,就连那年母亲去草原换防,我暂居慈元殿时,都刻意避开与公主单独相处,母亲可以问凝冰。”
凝冰在一旁说:“公主几次晚间来找郎君,郎君都借口推脱了。有几次白日里在一起说话,郎君都不让我们离开,而且让我们一定要将门都敞开。”
长公主笑着说:“你也太小心了些。”
“母亲说过,在宫中要小心谨慎。”
长公主摸了摸许琛的头:“好孩子,确实太难了些,不然我去回了天家,让你回许家家塾来读书?”
许琛摇头:“不要。这样太过明显了,皇后娘娘怕是要疑心了。更何况……”
“何况什么?”
许琛心里有自己的盘算,若是回到许家家塾,一是不能再见到夏翊清,二是要面对二伯家的仁铎,但这都不能成为说出来的理由,他赶紧说道:“先生教得极好。”
长公主点头:“也对,穆学士年少有为,外面很难找到这么好的老师。那你想好何时回学堂了吗?”
“我还是想尽快回学堂的。”
“行,你自己决定就好。”
“多谢母亲。”
待到下午时分,定远侯回府,带着许琛往天家赐下来的平宁伯府去了。
平宁伯府实际上紧挨着侯府,因着侯府的陪院比寻常人家的宅邸还要大上几分,算得上是独占一隅,所以看上去便觉得平宁伯府与侯府隔得有些距离。这平宁伯府较侯府略小一些,只有四进主院落和西侧一趟三个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