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来便回哪里去。”女娲一边造人一边回答。
“倒是个办法。不过你打算一直这么甩下去?天地这么大,你要用多少人才能填满?”
女娲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伏羲:“你想说什么?”
“如今各种飞鸟鱼虫都有自己生存繁衍的办法,你造的这群‘人’,也该能自己繁衍才对。”伏羲说着接过女娲手中的藤条,在地上划了一道线,“神农他们有两种形态,人也可以有两个种类。左边的这群,就叫做女人,右边的这群叫做男人。只有这两个种类在一起才可以繁衍,这样就行了。”
“听你的。”女娲将藤条拿回,继续甩着泥土,一左一右,一男一女。
不久之后,女娲突然发现最初被她捏出的那两个人在一起繁衍了。她看着“自己”和“伏羲”交合,觉得非常别扭,便开口说道:“姐弟就不要在一起了。”
这一句话,成为了金科玉律。
女娲不再造人,而是靠着硕石欣赏着自己的成果。凡人出生、长大、成年、衰老,直至死去化为泥土,用时极短,但精力却异常旺盛。他们明明没有沟通天地的能力,却有着像盘古一样睥睨凡尘的气概和自信。神农、有巢和燧人也来了,他们看着这充满生机的新物种,竟都有了想与他们一同生活的愿望,女娲便放手让他们去。那是最热闹的“黄金时代”,天神与人没有隔阂,凡人与动物植物也没有隔阂。动物会帮助照看人类的幼崽,凡人也可以跟老虎豹子之类的猛兽亲近而不受伤害。[注1]
只是这样的美好并没有持续多久,三万年后,伏羲突然出现在了女娲身边,他惶惶不已,说自己犯下了大错。
原来,那些被女娲甩出的人在死后化为了泥土,但那些繁衍出来的人却并没有回归大地,而是在土地上逡巡不去。伏羲先是在人的身上切割出三魂,让凡人在离世的时候化为三个部分,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问题,确实有一部分繁衍出来的人在死后因为三魂离体而回归大地。然而渐渐的,三魂生出了七魄。人死之后,七魄消散不净,便会被三魂捉住,继续半生半死地存活着,还有一部分即使有了三魂却依旧无法回归大地的“人”也在地上游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族数量变多,繁衍出来的更多,没有真正死去的“人”更多。
伏羲难以招架,只好用刚刚推算出来的八卦为引,将那些死去的“人”召唤到一处,暂时看管起来,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三万年的时间,当年被女娲甩出来的第一批人早已经魂归大地,如今世间都是繁衍出来的结果。
女娲叫来最初的三神兽,结果它们都表示无能为力。离火、圣水和神土虽然都可以毁灭世间万物,但这些‘人’数量太多,毁了一批,还会有下一批,源源不断,无始无终。
于是,女娲又将在人间的三位天神召了回来,共同商讨如何应对。最终,燧人提出让死去的“人”再活过来。他在人间许久,见证了许多生死,人死之时,周遭的亲人朋友大多悲恸,尤其有幼儿早夭,父母都会哀伤思念很久。那些死去的“人”之所以没有回归大地,有一部分是因为还有活着的人在牵挂他们,他们没有与世间彻底切断联系,所以大地并不能完全接收他们。既然如此,不如按照转生漩的方法,让他们再活过来,用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名字,一直在这凡间循环,死亡即是新生,这样就不会再有徘徊不散的亡灵。
伏羲依据燧人所说的方法,在那块巨石的引导之下设立了最初的轮回。
之前三万余年已经死去的“人”是无法进入轮回的,伏羲只好抽去那些“人”的记忆,将他们放入一个全新的界中,让他们重新开始生活,这便是最早的鬼族。这些最早的鬼族没有记忆,便以为自己生来就是鬼,他们渐渐学会了感知天地灵气,在自己的界中自成一派,又因为他们原本是人,受伏羲点拨学会了结合繁衍,也逐渐壮大了起来。伏羲怕之前的事情重演,便预先给鬼族也设下了轮回,女娲带着巨石进入鬼界,在冥河畔驻足。
“既然前尘皆忘,那这河,便叫忘川吧。至于你……”女娲抬起手轻轻摸过巨石上的两道横纹,“两道生三界,叫你三生石吧。”
至此,轮回落成。
虽然当时世间女娲最大,但所有生灵全部由盘古所化,说到底还是盘古最大。盘古在混沌之中不仅酝酿了力量,还堪破了规则。那规则与盘古的意识交缠互生,经过转生漩的淬炼之后,形成了天道。如今的神或是托生于盘古元神,或是托生于鸿蒙三族,都与混沌和盘古有关联,所以神能感应到天道。
应龙告诉女娲,它已经有所感了。它将与自己伴生的圣水交给女娲,平静地说:“天道命我化身,神龙一族归于四海,就此消失。你且慢慢等,我族所化之物终会与你有用。”
“你要去哪?”女娲问。
应龙回答:“海中万物皆是我族。”
女娲不再多言,将圣水收好,默默注视着应龙入海。
斗转星移,风惠然眼前变得模糊一片,待视野再次清晰之后,他看见女娲开始游历人间。昆仑山下,弱水之滨[注2],女娲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放在手中摩挲着,似乎是在思考。然而没过多久,那块石头便从女娲手中“蹦”了下来。
女娲回过神来,蹲到地上看着那块石头。
风惠然心中忽然一动。果然,那石头渐渐化形,一个软软嫩嫩的小男孩出现在了女娲眼前。虽然只是个小孩子,但风惠然还是从眉眼之间看出了熟悉的样貌。
女娲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小男孩,眼中仿佛掠过了万年时光。她抬起手摸着那男孩的头发,不知怎的,默默落下了一滴眼泪。
小男孩立刻伸手去接,奶声奶气地问:“你为什么哭?”
女娲温柔地说道:“以后你就懂了。”
“以后是多久?”
“很久很久,足够我看着你长大。”女娲抱起小男孩,“走吧,我带你看看这世间。”
“那它呢?”小男孩把自己的双手捧到女娲面前。原来,刚才那一滴泪并没有随风散开,而是在男孩的手中凝成了一个似珍珠样的东西。
女娲将那东西拿起来,表情变得非常复杂。当时男孩还太小,没有看懂女娲眼神中的惊慌和悲悯,还以为女娲只是不知道那是什么,疑惑着问:“你不认识它吗?它是你的眼泪呀。”
“我认识。”女娲把小男孩放到自己的蛇尾上,“我们在这里等一等吧。”
“等什么?”
“等天道告诉我该怎么做。”
小男孩不明白,只摇了摇自己的头,专心致志地玩着女娲蛇尾上的鳞片。
不一会儿,女娲手中的“珍珠”也化成了一个小娃娃,她将那小人儿同样放到蛇尾上,说道:“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孩子了,我看凡人的称呼不错,你们就叫我娘娘吧。”
石头所化的小男孩说道:“凡人都有名字,娘娘你也有名字,那我们的名字是什么?”
“一块小石头,一滴泪珠儿,要什么名字?”女娲笑着腾空而起,后面那句话消散在了风中————“有了名字就该有牵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