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逸所讲的这些案例,看似解决当下问题,其实后患无穷,我想子逸也有许多君臣和衷共济的案例,可与主公讲来。”诸葛亮说道。
卫舒挠挠头,历史上大部分君臣也许一开始同心协力,最后关系都会变得面目全非,得善终的...她只能想到面前这俩人的故事:“等我想到再说吧,先继续讲兵法,讲生产力,讲国计民生。”
-----------------
卫舒写了一封信给周瑜,咨询一些音律有关的知识,没想到周瑜竟然回复了,卫舒与玉弗一起在灯下观看,锦书一封,带着香气,卫舒说:“美郎君连信都是香的,太精致了。”
“瑜启:
闻君雅好音律,甚慰。
近岁督练水师,颇制军乐数章。其一曰《破虏》,取楚辞《国殇》之节,合以吴地棹歌之韵。初试于楼船,令鼓手击建鼓为节,士卒和之以戟击舷,声若雷霆。时值暮雨,江雾弥漫,竟闻北岸魏军鸣金收兵之音,诚可笑也。
又谱《征帆》一曲,专训新卒。其调简而气壮,词约而意深。令军士晨操必歌,三月以来,竟见划桨节奏为之整肃。昔孙武子云"其疾如风",今观之,军歌之用,岂止振气而已?
江东暑热,颇不适意。前日战伤,近日辄发,医者嘱以静养。然军中事务繁杂,未得闲暇。每于帐中理军书,闻士卒棹歌声自江上传来,反觉心神稍安。
临书神驰,惟望珍重。
瑜再拜
”
信中谈及音律,谈及诗词,谈及自己的近况,没有谈及江陵的军情。
卫舒摇了摇头,周郎的音乐,又是取楚辞《国殇》,又是词约而意深,太过高雅,目不识丁的士兵根本欣赏不了,更听不懂,听不懂便达不到自己想要加深军纪的效果。
她想要的,是大白话唱出气势,唱出纪律,唱出底层士兵的感情,她提笔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又写下《保卫黄河》。
“这是什么?”玉弗问道。
“你看。”卫舒继续写着,一行行,一句句,最后变为将士们口中所唱的歌词,变成玉弗等人演奏的曲调。
卫舒手中的令旗挥舞:“这边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这边跟上!”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最后声音汇成一股:“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小麦熟了,万山丛中抗曹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下一首!”
“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军纪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百姓一针线,百姓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刘备军中的将士夜晚终于不再无聊,也不再有那些难以言及的乱象,唱歌、识字、学习...
“丰富的文化生活可以使人摆脱低级趣味。”卫舒对刘备说,“这群狼崽子我训的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