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观心 > 第20章 第 20 章

第20章 第 2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施也道:“没证据,别随便做结论。”

“可是为什么啊?”张尚翔不解道,“这杜君衡为什么要把死者的书都挪到自己家?又把案发现场弄成那样刻意的样子?”

郎月慈说:“不要试图理解嫌疑人的逻辑,有些嫌疑人的逻辑跟正常人不一样,你要理解了,你就跟他们差不多了。”

施也补充:“比如变态心理。”

“这个我知道!上学时候学过!”张尚翔的目光越过办公桌看向对面的二人,“施教授和郎哥这么快就有默契了啊!你们这一句接一句的,竟然能接得上对方的话。”

施也说:“时间可以培养默契,但不是默契的唯一构建条件。高效沟通和认知共鸣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足够的默契。”

张尚翔连连点头:“施教授说得对!有些人在一个办公室里共事两年多也不一定能建立默契,主要还是看人!”

有了刚才饭前那一出,韦亦悦已经看懂了局势,这会儿足够安静老实,即便张尚翔这样说,他都没有反驳。郎月慈指了下张尚翔,示意他别说了,接着从桶里抓了块巧克力扔过去:“吃你的糖吧!”

“我也要!”徐圣昭伸了手,“郎哥不许偏心!”

郎月慈于是又抓了两块巧克力,一块递给了徐圣昭,另一块则送到了马博手边。马博有些意外,原本放在桌边的手反倒不知该做什么动作了。郎月慈直接把巧克力放到了马博手中,说:“忙了一上午,吃点儿甜的补充体力。”

“谢谢郎哥。”马博接下了巧克力。

“如果问不出来的话,什么时候放了杜君衡?”施也询问马博。

马博回答:“今晚九点前。”

施也说:“这样吧,下午你们随便安排,询问的录像留好,我今晚分析,趁释放之前我先去他家看看。让郎警官陪我就行。”

上午郎月慈没有一起去现场,肯定是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现在施也要求郎月慈陪同自己,也是名正言顺。

于公,施也不能单独搜查,必须得带一个人,而且之前成云霞说过让郎月慈陪同保护,所以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同时,万字案的事情领导还没给明确答复,现在只有郎月慈知道,如果杜君衡家里发现与万字案有关的线索,郎月慈在既合理又省事。

于私,施也还肩负着观察郎月慈的任务。他也想看一看,同样是第一次到达现场,郎月慈的“敏感”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等站在桌边的马博和徐圣昭各自回到工位之后,施也把手伸到了郎月慈面前。郎月慈看了眼他,又拿了块巧克力放到他手中,同时说道:“就在你面前,自己拿呗。”

“默契呢?!你这真是让我打脸。”施也又伸了下手,“我要平板,看现场录像。”

“……”郎月慈默默拉开抽屉,把平板放到了施也手上。

就坐在二人对面的张尚翔把这个对话完整看在眼里,他很故意地扭过头,却仍是忍不住笑出了声。

“别看笑话了!”郎月慈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个圆形的物品扔到张尚翔桌上,“这个给你,赶紧把你桌上那张破纸扔了,都包浆了!”

张尚翔看了看那东西,笑道:“谢谢郎哥!”

“翔子那纸杯垫终于被郎哥制裁了。”徐圣昭玩笑道。

施也抬起头来,正好看见张尚翔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往垃圾桶里扔。

“等等!”施也叫停了张尚翔,他指着那张纸问,“这个……是什么情况?”

“这个?就废纸啊。”

“懒到家了。”郎月慈无奈道,“拿张破A4纸叠起来当杯垫,你看那纸,湿了干,干了又湿的,都脆成什么样了!”

张尚翔嘿嘿一笑,说:“我这是用节约用纸。”

“你就诡辩吧!你那明明是懒!”徐圣昭吐槽。

“湿了,干了,又湿了……”施也喃喃道。

郎月慈看向施也,问:“你说什么呢?”

施也猛地起身:“我去趟法医室!”

“湿了?干了?”张尚翔看着手里那张纸,茫然道,“湿了之后不就是会干吗?”

郎月慈凝神思考片刻,起身从张尚翔手中拿过那张“包浆”的纸,反复揉搓起来。少顷,他恍然道:“我的天啊……”

“郎哥你又说什么呢?你别吓我啊!”

“没事。”郎月慈把那张纸放到桌上,目光自然地落在了桌上摊开的资料上。案发现场的照片重叠交错,突然之间,郎月慈被一张尸体的照片吸引了注意力。

敲开高韵的办公室,施也这次连寒暄都没有了,直接说道:“高主任,能帮个忙吗?”

“当然,您说。”

“有个专业问题需要痕检老师来帮我解答一下。”

高韵很快叫来痕检科的同事,那是一名年近六十的老技术员,办案经验非常丰富。

施也向他提问道:“一张纸上前后两次被血迹污染,目前的技术能鉴别出来吗?”

技术员思索片刻,说:“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一个人的血,DNA分不出来。如果血液浸染时间太长,或者两次间隔太短,RNA降解也够呛能给出结果。”

“纸张纤维分析呢?”施也追问。

“理论可行。第一次血液浸染会导致纸张纤维的吸收性、膨胀和形变发生变化。第二次血液浸染可能在这些已经改变的纤维上产生不同的效果。但这跟环境、纸张成分和样本情况都有关系,我不敢保证能测出来。”

“那本书。”施也看向高韵,“死者身下的那本书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被刻意摆放在案发现场的,我拿到那本书的时候上面的血迹已经干透了,染血最多的那一页的纸张触感与其前后相邻页有差距。我想确认有没有二次染血的可能。”

高韵道:“没问题,我们这就做分析。如果能确认有二次浸染,施教授您还想检测什么?您如果还有别的要求可以一起说,我们做出结果就直接继续分析了。”

施也顿了顿,说:“如果我想知道第一次的血液有没有特殊的轮廓形状,这是不是有点儿天方夜谭了?技术能达到吗?”

“光谱。多光谱或者超光谱。再或者……”痕检员思考片刻,道,“CLSM应该更有可能。激光逐点扫描可能可以区分不同层次的血迹,如果存在二次浸染,纸张纤维结构发生变化,理论上可以达到。高主任,咱们实验室的CLSM这回能派上用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