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妃刘氏更是对皇上感恩戴德,虽然自己还没得多少先帝眷顾,先帝就驾崩了。但当今圣上是个仁孝之主,她竟如此幸运,能亲自抚养儿子。
谦妃都已经在期待儿子长大,自己出宫养老的美好生活了。
永璜、永琏得知六叔真的能来宫里住也很高兴。已经商量起要带六叔到哪儿玩了。
然而俩小少年还没盼来弘曕,先等到了汗阿玛给他们安排的师父。
武师父策楞,教数学的师父是庄亲王允禄,教汉文的师父陈德华,现在就差一个教满文的师父。
在乾隆看来,教满文的师父最要紧。
精通四书五经的满人并不多,背后又不能牵扯太复杂的政治势力。
最重要的一点,乾隆不希望这人是先帝旧臣。
支持先帝新政的那些人,多少对自己这位新帝都有几分不满,表面不说,心里肯定也颇有微词。
像鄂尔泰、张廷玉这两家的子弟,就都不在考虑范围内。
“可惜你的兄长都没怎么读书,否则朕肯定从他们中间选。”说起给儿子们找师父的事儿,乾隆就和皇后道。
皇后有些惭愧:“是兄长们才疏学浅,辜负了皇上的信任。”
“别这么说,当不了满文师父,也可以在其他方面替朕效力,你兄长傅清就很能干。”乾隆抚了抚皇后的后背,温声道:“而且你们家情况特殊,朕能理解。幸好你这个当姐姐的明理,知道培养傅恒。”
皇后的父亲李荣保去世的早,他的几个儿子都是马齐、马武在教导。叔伯照料自然不会太用心,而且富察家几代高官,也都不是靠读圣贤书出人头地的,他们自然也就不太重视子弟的读书问题。
但先帝和乾隆都十分重视儒家文化,任用的满人也多是饱读诗书之辈。
皇后意识到这点,哥哥们已经来不及了,她就想培养弟弟傅恒。
好在傅恒勤奋好学,聪慧过人。
只是他才十四,给两位皇子当满文老师显然不够格。
皇后心里对傅恒这个弟弟很满意,但面上还是要谦虚几句,“傅恒开蒙的晚了些,要想为朝廷效力,还需多下几年功夫。”
富察家现在青黄不接,皇后多少有些着急。
“不急,这两年先让他好好读书。”乾隆道:“你有段日子没让他进宫了,也不知这孩子最近学的怎么样?”
傅恒从小就乖巧温顺,和兄长们略有些张扬的个性格格不入,在家经常被欺负。幸好有皇后护着他。
乾隆也很喜欢傅恒这孩子,乖巧懂事有眼色,比自家五弟听话,夫妻二人就时常让傅恒进宫来说话,一是关心他的生活起居,二也是监督他的学业进度。
要是能将傅恒培养成才,他定然对乾隆这位姐夫忠心耿耿。他又是永琏的舅舅,对永琏也一定掏心掏肺的好。
年轻的皇帝还不知道自己会超长待机,此时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万一自己有个不测,永琏也不至于无人可用。
皇后就说,后日让傅恒进宫来请安。
帝后二人商量半天,儿子的满文师父人选还是没定。
永璜、永琏入尚书房的日子又可以再拖几天。
先帝的泰陵即将竣工,负责泰陵的官员章佳阿克敦来向乾隆汇报工作。
此人饱读诗书,经学功底深厚,曾任国子监祭酒。
在先帝朝还曾出使准噶尔负责和谈。
乾隆见了他,突然想起来,他儿子阿桂今年考中秀才,自己给他家一个荫生名额,直接让阿桂进了大理寺。
阿桂从小受阿克敦影响,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又是满人,用满文讲四书五经应该没什么难的。
乾隆当即决定召见阿桂,看看这小子的学问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