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说起这个,方老大有些不好意思。
主要是自家柴火确实不多了。
“这阵子忙,没去砍柴。
等闲着了,是得多砍些柴。
今冬肯定比往年更冷,柴火多准备。
回头叫你爹多买些棉花,缝棉袄穿。
你爹应当都知道这些。
你爹打小就聪慧,比大爷强。”
想着叮嘱方言舒,又想起来,方启明那边其实也用不着额外叮嘱。
方启明打小就机灵,能举一反三,也能未雨绸缪,实在是用不着他这个当大哥的瞎操心。
反倒是自己家这么些事儿,自己把自己家里扒拉明白就行了。
这会子村里家家户户都烧好饭,已经吃上了。
方老大家里却没有动静,灶房只烧了一锅热水,没烧饭。
就是方老大想留方言舒和小武吃早饭,这都没法子开口。
这么想着,方老大就忍不住叹气。
“等有空了,我过去找你爹。
这么些年没见,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其实方老大现在就想过去,偏偏脱不开身。
方言舒就笑,“大爷有空就过去。
我爹这回回来估摸着轻易是不会走了,往后还得琢磨琢磨这日子该怎么过。”
方老大怔了下,很快笑道:“待一阵子也好,多少年没回来了。
当年有许多人都不在了,村里这些小一辈怕是都不认识你爹。
想当年,你爹可是这十里八乡的头一个……”
说了会子当年,方老大就叹气,又说起自己家。
“这些年日子过的糊涂,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以后会好的。”方言舒也只能这么说。
这会子方言舒倒是慢慢想起上辈子的记忆了。
再加上旁敲侧击的问方老大,有些模糊的地方也都能记清楚。
方老大这边的日子,确实是不太好过。
家里人口多,事情就多,几乎每日里都有数不清的麻烦。
这事儿也不能说跟方启明就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尽管当年方启明离开的时候,方老大和方老二都没成亲,但方启明念书的这些年,家里一直没富裕过。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供应方启明念书。
这些年方启明都在外面,没得机会回来,那也就罢了。
如今既然回来了,方老大和方老二这边,但凡是有事,方启明要是不管,那就实在是说不过去。
方言舒既然是方启明的儿子,这有些事,得上心。
才说了一会子话,方老大就说:“快些回去,不然你爹娘该找了。”
甚至是都没问方言舒早晨吃饭了没。
这话也不好问,方言舒要是没吃,自家也没烧饭,没法子留下叫一块吃早饭;要是吃了,似乎也没有借口叫方言舒留下。
毕竟自家还没烧饭,一大家子人都等着。
等会子兴许还得吵起来,要是叫方言舒瞧见就不好了。
因此方老大很快就撵方言舒。
“那我带弟弟一起。”方言舒也很利索,不过是打算带走小思。
“成。”方老大没拒绝。
方才方言舒过来送鸡蛋和点心,基本都给小思吃了。
这带走小思,肯定不会饿着他就是了。
小思看看方老大,再看看方言舒,想到刚才吃的鸡蛋,虽然还是有些胆怯,但还是跟着走了。
这要是别的时候,但凡是不熟悉的人来喊,小思都从来不会跟着出去的。
但有好吃的就不一样了。
到了半路上,正好没遇上人。
这会子大约是都在家里吃饭。
“小思,家里早晨都是谁烧饭?”方言舒问。
“我娘。”小思说完了,想了想又说,“今早晨还没烧饭,我娘不高兴。
爹老三刚回来,肯定没得吃,想背半袋粮食过去。
我娘不愿意,说家里那么多人吃饭,本来就都吃不饱。
要是非得给老三粮食,那早晨一大家子就别吃饭了。”
小思今年四岁,比小武大一岁。
要说他懂事吧,说话是很利索,也能听懂方老大和尤氏说的话;可要说他不懂事吧,也确实如此,小思并不知道方老大嘴里的老三,就是方言舒的爹。
他得叫三叔。
“就你爹跟你娘吵架的?”
方言舒又问。
小思想了想,点头。
不过大约是觉得方言舒给他吃鸡蛋,而且还是两个鸡蛋。
反正从他有记忆开始,就从来都没有自己单独的吃一整个鸡蛋过。
甚至是吃鸡蛋的机会都很好,好像一个月都不见得能吃一回。
就觉得方言舒特别好。
特别亲近。
那心里头想的什么,就说什么。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里提几句,那里提几句。
正好方言舒也爱听,时不时附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