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才跨出楼下大门,宋织织就被外头的热浪给烫到了。
也是她蠢,只知道把脸和身上遮得一处不露,却偏偏穿了条百褶短裙。这不,一双光溜的腿才迈出去就条件反射的往回缩。
“这天,真是见鬼了,热成这样!”宋织织再次感慨这热得离谱的天。
要知道,以往这个时间点,门前的小广场可是热闹的很。
宋织织家的小区是拆迁安置房,老年人偏多,都是节俭的性子,大家都喜欢各自带着自己的小板凳在空旷的广场上乘乘风,唠唠家常。
到了吃午饭的点,跟小学生下课似的,领着自家的小板凳回家吃饭,下午一群老哥们老姐们再睡个午觉,到了晚上七点,就是广场舞的show time!
今天的广场,别说人了,连只鸟都没有。
不远处的树下倒是有个人,是专门在小区捡硬板纸和塑料瓶的一个大叔,他在两棵树之间支了张吊床,正在上面躺着,时不时有路过的人将拆了的快递纸盒丢在他旁边。
别看他穿的破破烂烂,人家可是个房产大户,光拆迁房就有五六套。据说这捡硬板纸和塑料瓶的收入也不错,去年又买了套商品房,这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当然,以上的信息都是来自于小广场的各位大爷大妈们。
宋织织是个八卦精,恰巧她的耳朵又特别灵敏,常常路过的时候因为听到个别关键词而推测出是个大瓜。
但她肯定是不好意思凑上前去听,每次这时候她就掏出手机,时不时朝车库的方向张望,做出一副等人的姿态,偶尔还把手机贴耳朵旁,营造出和别人聊天的假象。
然后……慢慢,慢慢,向八卦的中心位置靠近。
只要脸皮厚,就没有她宋织织吃不上的瓜!
“知了,知了……”
蝉鸣声声,宋织织大喘着气,胸口上下起伏着,才走了十分钟不到的功夫,她额头的汗已经将眼睛都给模糊住了。
这也怪她自己懒,看似把自己捂得严实,却连把遮阳伞都不肯撑,一路顶着近四十度的烈日,人还不给化了?
晒得不行的宋织织抖着机灵躲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
嘿,还别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话倒还有点道理。
只有在这时,宋织织才有点懊恼自己没有考个驾照。
但,一想到宋建国的德性,她又觉得自己不学车是无比的正确。
有一阵宋织织被宋建国念叨的是有想学车的冲动,但还没学,宋建国就已经开始畅想当她学完车,周末要带着他去哪里玩,以后家里来了长辈就可以让她送人家回家,甚至盘算应该买一辆怎样的二手车,电车油车每天上班来回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宋织织被宋建国的这番盘算直接劝退。
在她的脑海里立马刻画出一个公式:宋建国=车=麻烦。
所以,宋织织宁愿天天乘坐百万公交豪车,打死也不想去学车。
只是,这早晚高峰乘公交也是得使点心眼子的。
呃……
宋织织扫视了四周,不太妙……
拉着小拖车的阿姨,可能是去前面的菜场或者XX家超市,每天早上八点那地方都有特价鸡蛋卖。
穿舞鞋的小崽崽,那肯定是去XX路上的少年宫。
拿着X光片的夫妻俩,应该是去第一医院。
大爷腰间挂着凉白开的透明水壶,一看就是去底站公园纳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