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筱抬头看着外头的天色,“什么时候了?”
朗四回:“该吃晌午饭了。”
“我不吃了,我回去睡一觉,你把书带回我院子后你就走吧。”赵玉筱吩咐罢,伸着懒腰往外走。
经过舅舅这一教训,赵玉筱确实是怕了,不敢再逃学,再者,她发现这柳先生对她的学业根本不用心,可以说是听之任之,这样的学又有什么好逃的呢?
赵玉筱照旧老老实实坐着上学,可是早不复往日,把先生的每一句话当成至理箴言,下了学也不再抱着书本没日没夜地看,而是寻到无人的地方藏起来。
这种种变化身边几个丫鬟都看在眼里,连带着她们也满面愁云,在赵玉筱面前话少了,时常几个人都在一个屋里,气氛却是死寂一片。
听闻舅舅那边公务缠身,再说她赵玉筱每日照常上课,舅舅便对她这边松懈了些,因此赵玉筱过上了段她从未有过的松快的日子。
上课思绪可飞到九霄云外,仿佛灵魂出了窍,代她游过万水千山,放了学,或是趴在池边看水中鱼,或是埋在花丛中望着青蓝的天空,总是乐趣无穷。
赵玉筱隐隐觉得现在有些问题,可又想不透哪里不对,只知道自己现在惬意自在,比以前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哪里肯放弃这样的生活?
每日课上干坐甚是无趣,既然先生对她视若无睹,她自然不用顾忌先生的颜面,在课上堂而皇之地画起画儿来,画累了便看些闲书。
有天看了本镇妖除魔的话本,藏在那圣贤书里,赵玉筱看得入神,正是亢奋的时候,不知先生何时走到她的身后,突然出声说话,吓得她差点把两本书都给甩出去。
柳先生说:“这刘同真怎么成妖怪了?”
赵玉筱捂着心口,疑惑地看到先生把地上的书拾到手中,竟然还翻开来看。
先生口中的刘同真,是这本书主角张贤的好友,俩人皆为修行之人结交为友,多次并肩作战降服邪魔,后来这刘同真为妖所惑坠入妖道。
这是本再寻常不过的话本,所讲之物更是俗中之俗,听先生所言,竟然是看过这等闲书的,瞧着先生那食古不化的做派,真是让人不禁咂舌。
柳先生摇着头笑了笑,并把书扔还给她,道:“罢了罢了,这书无甚精彩的。”
先生说无甚精彩,偏她就觉得趣味十足,赵玉筱对先生的话充耳不闻,先生既然把书还给了她,那她就大大方方地看,把书四四方方摆在桌面上接着看了起来。
“要说最好的降魔小说,该是盛天录。”
赵玉筱看向这位手里拿着圣贤书的柳先生,问:“盛天录?我从未听过。”
“你这小娃娃,才看过几本闲书啊?”
看着这样得意洋洋的先生,赵玉筱一时语塞,她长这么大,周围人都是怕她闲书看得多,这位倒好,嫌她看得少。
赵玉筱瞧着自己手里的话本,是她从犄角旮旯里翻出来的,套书里其中一本,赵玉筱看时不知前因后果,书本破败不堪更是缺页少字的,其中情节全靠她自己推演,甚是痛苦。
可是那有什么办法?府里识字的都是看的账本,不识字的又不看话本,满府就她一个人看这种东西,让她上哪儿搞闲书来?郎四跟她也不是一条心,又指望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