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闺蜜最近买房,她爸妈想帮忙出首付,但她纠结‘拿了钱还算独立女性吗’。她爸妈想给她全款买房,但她坚持要自己贷款,说'真正的独立女性不该靠父母'。”
B:“那她哥买房时爸妈出钱了吗?”
A:“出了啊,还主动加了名字说是‘婚房’。”
B:“看,这就是问题,儿子拿父母钱叫‘传承家业’,女儿拿钱就叫‘不够独立’。”
A:“但网上不都说独立女性要经济自主吗?”
B:“你去搜‘独立男性’试试?根本没人提这词,因为默认男性本来就该独立。”
B:“那她要是男的,会纠结这个吗?”
A:“……不会。”
B:“看,问题来了,为什么‘独立女性’连接受父母帮助都有道德包袱?”
A:“其实我也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没人说‘独立男性’?而只有‘独立女性’?”
B:“因为男性‘独立’是默认设定。他们买房靠父母叫‘家里支持’,女性靠父母就叫‘不够独立’。”
A:“可社会明明也批评妈宝男啊?”
B:“妈宝男被骂是因为‘精神不独立’,而女性被挑剔的是‘经济不独立’,哪怕她工资比男的还高。”
A: “为什么会有‘独立女性’这种标签?”
B:“因为历史上女性被系统性剥夺经济权,‘独立’成了需要额外标注的特例。”
A:“像黑人要说‘黑人科学家’,白人不用标‘白人科学家’?”
B:“没错!当某个群体需要强调属性时,说明这属性还不是默认值。”
A:“那男性怎么没有‘独立男性’说法?真的是默认男性本身就是独立的吗?”
B:“你见过‘呼吸男性’吗?默认存在的事物不需要命名。”
A:“那社会所要求哦真正的‘独立女性’该什么样?”
B:“自己赚钱买房,但不能比男方多,否则伤他自尊。拒绝父母资助,但男方父母赞助婚房必须感恩。婚后继续AA制,但孩子必须跟父姓。”
A:“这是超人吧?”
B:“不,是背锅侠,婚姻幸福叫‘应该的’,出问题就是‘你太要强’。”
A:“我表哥婚房是他爸妈全款买的,没人说他‘不独立’。”
B:“传统叙事里,男性继承房产是天经地义,叫‘家族延续’。”
A:“我姐自己攒首付,她公婆却说‘女方买房是不是瞧不起我儿子’。”
B:“看,女性经济独立反而威胁到男权社会的‘供养者人设’了。”
A: “所以我同事夫妻AA买房还被骂‘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