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云帝抬了抬手,太子凑得更近。这才惊觉,这位昔日容光焕发、叱咤风云的一代帝王,如今面容枯槁,几近干柴。
“父皇。”太子握着昭云帝的手,这一刻似乎真的很是不忍。
昭云帝一直没提废太子一事,不是因为不知晓那日宴会的事,也不是因为不相信。其实他很早就怀疑太子了,甚至故意装作睡着,听太子在他耳边说话。
他听到了太子说对不起他,明白了太子的言外之意,可他还是想给太子一次机会,因为太子是他的第一个儿子,是他亲手带大的儿子。
可能是人之将死,记起太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他竟原谅了太子对他下毒一事。
可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原谅,大梁若想有所作为,绝不能是这样的储君即位。
“洵儿。”昭云帝说。
太子:“儿臣在儿臣在。”
昭云帝:“日后你皇弟即位,你要好好辅佐。”
太子愣了下,似是没听清昭云帝所说的,等反应过来,瞬间变了脸:“父皇这是什么意思?父皇是要废了儿臣?天底下哪里有活的长久的废太子!”
昭云帝特意喊他进来,便是成全了这一场父子情。见太子这番模样,他也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招了招手,殿前司的人拿太子退下。
太子被架了出来,跪在外面的臣子瞬间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这是废太子了。
其他的几个皇子……一些大臣去寻三皇子,以为下一个被叫进去的人会是他,不想竟没看见三皇子的踪迹。
十二皇子也察觉到了三皇子不在,几乎没心情再跪下去,但是又不得不跪。
三公主也看出了蹊跷,正要进去禀报,李院正出来说让丞相、御史台、中书门下各长官进去。
想来是要立新储君了。
十二皇子皱起眉,见大臣鱼贯而入,终于忍不住也跟上去:“让我进去,儿臣也有要事要禀报父皇。”
太子被废了,皇后只能再依靠三皇子。上次宫宴,三皇子为十二皇子出言,想来交情不深。于是破天荒的,皇后竟然没有拦三皇子,还勒令其他人不许拦。
不管谁当皇帝,她这个皇后都是太后。
敏贵妃哼了声,低头看向自己的亲生儿子九皇子。真是的,陛下都要死了,她这个儿子还不知道争!
十二皇子一进去,就抢在诸位大臣前跪下道:“父皇,儿臣绝无害您的意思,儿臣是为了救您。”
“小十二,朕知道。”昭云帝看着这一个小儿子,他的心中,原本是有意将这个小儿子立为储君的,只是病中日日看着守在床前的三公主,他忽然觉得像十二皇子这样随意便杀死女人的男子,或许也不是一个好的天下共主。
况且,天下哪儿有真的包治百病的奇药呢。是不是盼着他死,他是知道的。
“你退下吧,听柔嘉宣再进。”昭云帝开口,十二皇子剩下的说三皇子还未到的那些话,便卡在喉咙里说不出了。
他怎么能这个时候说出三哥呢?岂不是证明了三哥与他是同谋?
十二皇子退下。
满朝的大臣跪在昭云帝床前。
“你们说,立谁为新帝更好?”昭云帝问。
这会儿与当初病重不同了,当初天子尚有转圜,这会儿却可能下一秒就驾鹤西去。
丞相:“臣以为三皇子温良聪善,最能担下这新帝一责。”
御史中丞:“立嫡立长,应是三皇子不错,但老臣不知三皇子的身体是否能担这新帝大任?还需请太医院诸位做相应回答。”
中书省长官:“老臣私以为三公主的亲兄长九皇子人品贵重,待人和善,适宜新帝。”
…………
你来我往,几乎都道出了心中最真实的人选。
昭云帝不忍看,默了默:“柔嘉,你觉得呢?”
一直在旁默默不作声的三公主愣了下,答道:“几位兄长都是很好的,儿臣不知道该选谁。”
“父皇要你选一个。”昭云帝说。
柔嘉觉得这简直是把她架在火上,可非要选的话:“儿臣以为丞相和中丞说得不错,三皇兄温良聪慧,且是母后所出,应当……”
柔嘉后面的话,便不想说了。因中书省是她母妃娘家之人,从来都是支持九皇子的。九皇子是她血亲的兄长。
“好呀,好。”昭云帝笑起来,“你三皇兄人呢?”
“三皇兄不在外面。”三公主嗫嚅。
昭云帝震惊:“不在外面?”
“陛下病重,三皇子却迟迟不赶来,想来是天大的事,比陛下还重要。”中书省长官突然发难。
丞相谢玉忽地想起了昨夜封兰越提醒的话,妙云道观,端亲王,劫道。
连太子和十二皇子都来了,三皇子却不来。昭云帝显然被气到了,难怪皇后从前同他说三皇子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原来是这个意思。
“陛下,臣听说三皇子日夜为陛下颂经祈福,眼下没来,怕是出什么事了。”谢玉道。
中书省长官:“什么事能比陛下还重要,若三皇子有孝心,就应当向三公主一样日夜侍奉在陛下跟前!”
昭云帝忽地咳起来,咳得整个人身体都往上弓,眼珠子也不停地向外凸。
“让开让开!”李院正忙俯下身来。
昭云帝却在一声声的“九……九皇…九皇子”中当场咽下气去。
帝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