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怀升立刻反驳:“就采访体育老师?那太片面了。校园文化涵盖那么多方面,学术、艺术这些都不能落下,咱们还得找各科老师和学生代表聊聊。”
林旭一听就急了,提高音量:“你懂不懂啊?先从熟悉的人开始,效率多高。而且你说找学生代表,全校这么多学生,找到什么时候去?”
顾怀升也不甘示弱,瞪着林旭:“怕麻烦就别做项目了,要做就做得全面、专业。你这种偷懒的想法,根本做不好。”
两人越说越激动,又要吵起来。周围路过的同学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小声嘀咕着这对冤家又杠上了。沈墨和方晴正巧路过,看到这场景,赶紧跑过来。
沈墨劝道:“旭哥,怀升说得也有道理,多方面了解确实能让项目更丰富。”方晴也附和:“是啊,怀升,林旭想从熟悉的人入手,也是为了提高效率,咱们可以综合考虑嘛。”
在两人的劝解下,林旭和顾怀升暂时冷静下来。林旭咬咬牙,说:“行,那就听你的,多找些人采访。但采访完资料整理这块儿可得做好,别到时候乱成一团。”
顾怀升冷哼一声,“这还用你说?资料整理我最擅长,你负责采访的时候别出岔子就行。”
接下来几天,两人开始分头行动。林旭去找老教师们采访,可过程并不顺利。有些老教师觉得他态度太冲,不太愿意配合。林旭心里憋着气,想着都是顾怀升出的主意,让自己到处碰壁。
顾怀升这边,组织学生代表开会也遇到麻烦。学生们对这种调研兴趣缺缺,问什么都敷衍回答。顾怀升气得不行,觉得林旭就会给自己出难题,找的这些学生根本不配合。
一天放学后,两人在学校图书馆碰头交换信息。林旭把采访记录往桌上一扔,没好气地说:“看看你出的主意,找这些老师采访,好多人都不配合。”
顾怀升看着那些寥寥无几的记录,也火了:“你还好意思说,让你找些积极点的学生代表,你找的都是什么人,一问三不知。”
两人又开始争吵,声音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格外突兀。图书管理员走过来,严肃地说:“同学,这里是图书馆,要保持安静。你们要是有矛盾,出去解决。”
林旭和顾怀升只好闭嘴,收拾东西离开图书馆。他们来到学校操场的角落,准备继续理论。
林旭气呼呼地说:“顾怀升,这项目根本没法做,都是因为你,一开始就出些馊主意。”
顾怀升也怒了:“明明是你做事不认真,采访老师都能搞砸,还好意思怪我。”
就在两人吵得不可开交时,沈墨和方晴找了过来。沈墨着急地说:“你们俩别吵了,这样下去项目肯定做不好。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方晴也劝道:“是啊,怀升,林旭,咱们是一个小组的,得团结。”
林旭和顾怀升听了朋友的话,稍微冷静了些。沈墨接着说:“旭哥,你采访老师的时候,态度能不能好点?老师们肯定更喜欢温和有礼貌的学生。怀升,你组织学生代表的时候,也可以准备些有趣的话题,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林旭和顾怀升听后,都若有所思。林旭率先开口:“行,那我再去试试,采访的时候注意态度。”顾怀升也点点头,“我也重新组织下学生代表,准备些有意思的话题。”
接下来的日子,林旭改变了采访方式,带着真诚的态度去请教老教师,老师们渐渐愿意分享学校的历史故事。顾怀升则精心准备了有趣的调查问卷和互动环节,学生代表们参与度也大大提高。
随着采访的深入,两人收集到了丰富的资料。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林旭发现顾怀升确实很有条理,把各种信息分类得清晰明了。顾怀升也看到林旭采访到了很多珍贵的一手资料,对他的态度也有了些许改变。
一次资料整理结束后,林旭看着满满几页纸的内容,忍不住说:“顾怀升,没想到你整理资料还挺有一套。”顾怀升嘴角微微上扬,“你采访到的这些内容也很有用,看来咱们好好合作,还是能做好的。”
两人对视一眼,虽然眼中还残留着一丝以往的“敌意”,但更多的是对彼此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