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柔和曹丕以书信沟通,或报平安、或唱和诗文、或论政治得失……虽然人离得远,但心更近了。
忽一日,曹丕骑马回来,郭柔惊问其故。他笑说:“年前无战事,父亲让我回来。”
原来曹操应袁谭之降,北渡黄河,先夺了他麾下新降的吕旷、吕祥两员大将,便退军屯守黎阳,坐观袁谭袁尚兄弟厮杀消耗兵力,等待时机。
故而一时半刻没有战事,曹丕便请示曹操,要回后方探望,曹操允了。
郭柔上来要为他脱铠甲,曹丕忙道:“你不要动,我自己来。”
说着,自个脱了,将铠甲头盔挂在架子上,又道:“我去见母亲,去去就回来。”
曹丕回来后,就见案上摆满了果馔蜜饮,郭柔执壶斟酒,笑说:“外面冷,先喝杯热酒。”
曹丕接过来吃了,又被郭柔劝着吃了些肴馔,身心畅美,靠在凭几上,洋洋得意道:“冀州迟则一年,快则半年,就归曹氏了。”
郭柔笑着叹息:“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倘若袁术袁绍兄弟中有一人具司空之才,天下也不会残破成这个样子。
人无才,又不自知,且兄弟阋墙,殷鉴不远,袁谭袁尚又起攻伐,非苍天灭他,乃自取灭亡。”
曹丕嗤笑一声,道:“袁尚那边还想着先把袁谭灭了。”
郭柔道:“不说他们了,天这么冷,军中艰苦,你可受得?”
曹丕挪过来,揽着郭柔道:“习惯了。我看呀,天下不太平,我是不会闲的。他有闹你吗?”
郭柔拉着他的手放到小腹上,揶揄道:“你摸摸他现在会不会动?”
说着,郭柔自己就笑起来了,曹丕也跟着笑,二人耳鬓厮磨。“我们谁也不用取笑谁,五十步笑百步。”曹丕道。
郭柔闻言,低低地笑起来,两人说着亲密的话。
曹丕在后方留下来。郭柔从那日摇签取名得了灵感,与曹丕在竹简上各写了问题,或经文笺注、或掌故旧事、或典章制度、或政治得失、或天文算数、或音律乐舞……
然后混在笔筒中,依次抽取作答,七数之内,答对者取对方筹码一枚,以筹码多寡决胜负。
这日天气暖和,两人坐在窗下,又以此为戏。这次轮到郭柔先抽,她一边拿手帕擦手,一边道:“昨天晚上烛花爆了爆,结了又结,我必有好事发生,想来是天助我赢你。
曹丕拨着漆盒里的金珠,争道:“你当我是不在的?那烛花是应到我身上的。”
郭柔又将香膏涂了手,送到曹丕面前,道:“你问闻闻香不香,香手必定能抽到好签。”
说着,收回手往竹筒里随意拈了一支,看了一眼,就递给曹丕,笑道:“我出的算术题,地有一亩。”
曹丕立刻取了一颗金珠递过去,自去抽题,抽到一题曰:“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请答上句。”
曹丕笑了,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1
言罢,探手从郭柔的漆盒里挑了一颗回来,笑道:“承让承让。”
郭柔冷哼一声,自去取签,待看清后,不由得一愣,只见上面写着:“《地官·师氏》三曰孝德,以知逆恶。问《郑注》孝德。”
郭柔想了又想,拍案委屈道:“我连《周礼》都才读通,哪里知道什么《郑注》孝德?”
曹丕一笑,探手又取金珠,道:“《郑注》: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孔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女王不大通《周礼》,我也很为难呀。”
郭柔道:“你是来为难我。你不仁,休要怪我不义。请答。”
曹丕了然,他了解郭柔,正如郭柔了解他,竹简上必定有自己不会的题目,如天文算术。
“天若助我,你无论如何都是白费力气。”曹丕一边说,一边取了竹简,看了一眼就笑了,一面递给郭柔,一面答道:“《郑注》:约谓贫。困不仁之人久居贫困则将盗窃。”
“承让承让。”他又得了一枚金珠。
郭柔抽了一支,问的是《论语》中的笺注,她一口答道:“《郑注》:瑚琏,黍稷之器。夏曰瑚,殷曰琏,周曰簠簋。”夺回一枚金珠。
曹丕接着取了一支,笑了,道:“只有你才会出这样大的题目。”
郭柔接过来,一看,也笑了,敲着案数数,道:“快说快说,秦亡于何?答出三点。”
“秦亡于暴政、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曹丕见催得急,忙不迭道。
郭柔摇头道:“秦行暴政,即是不施仁义,虽是两条,其意相同。如此判,你可服?”
曹丕立即取出一枚金珠奉上,郭柔笑纳了。他问:“女王认为暴秦亡于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