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会有五辆车子,来回一趟是三天,三次也就能送完了。
现在的司机很受尊重,王水桃自然是要入乡随俗,下班后先是跑去张师傅家里。
打听黑省那边有什么家常菜,等接风洗尘的时候肯定要防着司机师傅们吃不惯这边的菜色。
连着几天,都在外面找靠谱的厨子。
擅长本地风味的大厨好找,王水桃直接到了上回吃过的国营饭店。
厨子手艺相当可以。
她是早上过了饭点去的,见她进门,坐在桌前大快朵颐的三人顿时脸都耷拉下来了。
推来搡去好一阵,才有个大姨站起来,有气无力地说:“吃什么,你这个妹妹,不是我说你,哪有这么迟来吃早饭的。”
她手里还拿着一个小笼包在往嘴里塞。
王水桃笑笑,也没在意,大姨能在现在的环境下误会她这个点儿来吃饭还不骂人,可见素质之高。
“大姨,你坐下吃饭吧,我来找大厨的。”
大厨小眼睛一亮,有私活!
手上端起一笼包子,热情洋溢地走过去,说道:“来,来,我们进厨房说,吃了饭没有,再吃两个包子吧。”
桌子前顿时只剩下大姨和一个年轻姑娘。
这姑娘羡慕不已:“郑师傅这个月都第三回了吧,比上个月还好呢,这得赚多少钱啊。”
大姨嗦了一口面条,嚼嚼嚼,咽下去,再顺口汤,说道:“嗨,他手艺好,人都爱找他,咱县里可不止一个国营饭店,就郑师傅这么多客。”
年轻姑娘心里顿时起了学厨艺的想法。
所说她也不是临时工,端的是铁饭碗,可能赚更多的钱谁不愿意啊。
赚这种钱,红小兵都不带抓的!
他们头头也要来请郑师傅做酒席呢。
多厉害啊。
厨房里,王水桃也不客气,连吃了两个包子,才开始报菜名。
“东西糖厂会备下,暂时定下的菜单是腌笃鲜,红烧大排,梅菜扣肉,肉馄饨要芥菜和酸菜的两种,还有蒸大黄鱼,素的你自己想两样吧,再来个肉末蛋羹。”
郑大厨痛快答应了,这么大方的席面可不好碰,他是厨子,能打扫不少边角料回家呢。
自己做菜的时候也能吃个饱。
本地菜搞定了,会黑省菜的厨子上哪儿去找呢,王水桃一时之间还真没了办法。
问过郑师傅,他也不知道,还说要是县城有这么个人,他一定晓得。
王水桃在外摸瞎了好几天,总算想到一个办法。
知青。
应该有从黑省到这里下乡的知青,再不然就夸大范围,东北三省的都行。
一个总能挖出来吧,就算不会做菜也好办,出张嘴,让郑大厨做改良菜好了。
吃个新鲜嘛。
再不然只能她自己想办法上了,就是消息来源实在不好解释。
原身是个最多只到过镇上的姑娘。
知青办是不会透露这样的消息的,王水桃只能去乡下一个个打听。
是公事,王水桃就是在礼拜四的时候吃完早饭准备回去村子里的,先回王家庄找,熟地方好办事。
最近几天,她实在是忙,只能在早上和孟颂英说上两句话。
一个人说脚都要走断了,国营饭店的郑大厨真的好抢手,差点被人家截胡。
一个说甜菜和甘蔗不一样,机器的程序都要重新调试,工人们也要培训。
听到工作上的事,王水桃也不无精打采的了,问道:“是不是让黑省派一个技术指导过来比较好。”
孟颂英不是在向桃子抱怨,最近她的疲惫都看在孟颂英眼里,又怎么会给她增加负担。
此刻只是从容不迫地回答:“不用,已经解决了。”
王水桃眼睛亮闪闪的,为减轻的工作量,又忍不住想笑。
她飞快地戳了一下孟颂英的脸颊,不像平时看上去那样冷硬,也是软的,也是暖的。
可能是因为现下正在眨着眼睛邀功请赏吧。
分明还是那样没有什么表情变化的脸,但王水桃就是感受到了,一时心软就夸了他一路。
然后又被孟颂英用一堆成语夸了回来。
尬得王水桃想跑路,她的脑海里只有语文老师恨铁不成钢的那句话。
【堆砌辞藻,是会被扣分的!】
说着说着,莫名其妙的,本该去车间的孟颂英就送她到了厂门口。
好在,距离上班还有些功夫。
外面,之前见过的那对老夫妻正从北边过来,又有一个脸带病气的孱弱青年从西边逐渐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