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三国]对酒歌 > 第55章 第 55 章

第55章 第 5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只是想送你一份礼物。一份能以帝王身份送出去的礼物。”

听到刘辩这样说,崔有仪只能沉默,她一时也有些黯然,为这个孩子未曾得到偏爱的一生。哪怕当初她这个“阿竹”的身份,是何太后入宫前的同乡手帕交,可她比刘辩也只不过大了五六岁,看着这个孩子,倒是觉着和自家弟弟没什么区别,更是多了几分姐姐样的关爱来。是以哪怕现在的崔有仪知道,随着董卓在朝中势大,废黜刘辩早晚会成为大势所趋,她也没办法再对着这个孩子说什么疾言厉色的重话来。

于是,崔有仪这样想着,只是伸手拍了拍刘辩的肩膀,难得柔声细语地说道:“这样的事情先不急。你难道忘记了吗?我帮你,从来可都不是为了什么郡主之位。待得你成为众望所归的君王,天下千里同风,四海升平,再为我选一个富庶之地,让我当郡主,你说好不好?”

崔有仪说着,竟然伸出了手去,似乎是想摸一摸这少年天子的脑袋,可谁知道,她刚一伸出手,这才意识到刘辩此时还带着象征天子身份的冕旒。她只好苦笑一下,伸出来的那只手轻轻碰了碰垂在刘辩额头前的玉珠串,便又缩了回去。

崔有仪染着蔻丹的指尖在刘辩面前带起一片清脆的响声,刘辩竟忽而生出一股想要流泪的冲动来。

他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活了十五年,有人盼着他成为天子,自然也有人不希望他成为天子,朝廷内外的两股暗流较着力,将他裹进命运的漩涡中去,他飘飘荡荡地在这漩涡中转了很多年,暗流之中推举着他前行的人变了又变,他仍旧是孤身一人。“天子”二字并着他的名字被刻在沉甸甸的印玺上,最后又变成轻飘飘的诏书之上一抹模糊的印痕,他不过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象征,青史之上一个模糊得不能再模糊的意象。

直到今天,有人跟他说,希望他成为众望所归的君主。就像是有人愿意提笔蘸墨,一点一点为他完完整整地勾勒描摹出属于一个君王的具体形象一般。

他人生之中所有被赋予的那些空洞形象,在见到她之后,终于一点点完整起来。

刘辩这样想着,冲着崔有仪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答应你。”

见刘辩终于不再纠结此事,崔有仪总算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此时她被困在宫中,和袁绍隔着一堵高高的宫墙,刘辩又什么都不肯与她细说,对她而言,眼前局势尚未分明,她不敢妄动,也找不到能让她妄动的法子,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朝中臣子微渺的力量之上。

自打她离家以来,竟是头一遭这般一筹莫展。

崔有仪深深地叹了口气。

然而,崔有仪不知道的是,就在宫墙之外,袁绍和曹操此时同样也将希望寄托在朝中大臣身上。他们的愿景很美好,自古以来,文人忠君死谏,自然不会允许董卓擅掌朝政,只要董卓尚有几分顾忌,想来就不会轻举妄动,再想要废立天子,总也要思量忖度一阵。更何况,那日董卓深惧吕布之威,短时间之内应当也不会旧事重提。

可谁也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两日之后,董卓便在禁省之中设宴,再度会集公卿。袁绍和曹操接到消息,匆匆赶去后,这才发现,之前还站在丁原身后为其保驾的吕布此时竟然已经按照董卓的命令率领千馀披甲执戈的将士,在董卓左右两侧步道之上严阵以待起来。

不过短短数日,为何情形会如此突变?

一时之间,群臣惊怖,默然不言。

董卓见此情形,不由得暗自得意,心说还要多亏了李肃和这吕布是同乡,深谙这家伙有勇而无谋,见利忘义,赠他赤兔宝马,又毫不吝惜地送给他黄金千两,竟然真的说动吕布斩了丁原的脑袋,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来到他军帐中投奔。而董卓倒也不含糊,当即以金甲锦袍赐布,畅饮而散。又为吕布加官进爵,封他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

吕布果真没让他失望,只是站在那里,就能让百官公卿噤若寒蝉。

想到这里,董卓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又猛地振袖挥臂,对堂下众人说道:“如今陛下昏庸暗弱,难奉宗庙,承继大统,不如由我效仿当年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诸位公卿,若是再有异议……”

“不从者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