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陈怀玦回神时,他已然端坐在自己的卧房中,引入眼帘的是吕映仪担忧的神情。
“这是怎么了,又出什么事了?上个朝好端端地怎么变成这副样子了?”
章武不知何时也进了内院,满脸焦急地立在一旁。
“属下也不知道,殿下从宫里出来就这样了。”
“太医呢,太医什么时候到?”
陈怀玦按住吕映仪的胳膊:“别忙了,我没事。”
吕映仪眉头紧锁,紧紧回握住他的手:“你还好吗?出什么事了?”
陈怀玦没有回答,一言不发地站起来向外走去。
他们不敢惊扰他,只能默默跟在他身后。
陈怀玦走到书房,回身将房门紧锁。
众人在门外等了一阵也不见他出来,猜测大约又是前几次那样,心情不好就将自己锁在书房里。
都围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吕映仪打起精神,张罗众人先散开,就在此时书房的门突然打开。
陈怀玦捏着一本明黄的册子走了出来:“都去忙吧,不要在这里拥着。”
不多时,小院里只剩下陈怀玦和吕映仪两个人,陈怀玦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她。
他拿着的是一封字迹还未干透的奏折,吕映仪打开,里面赫然写着,瑞王自请离京驻守封地。
他声音低低地:“我明日便会上奏,你若是不想去,我也不强求,我会单独像陛下求情,让你留在京城的王府,不必跟着我去江南。”
吕映仪将奏折一把扔进他怀里,直视着他的眼睛,强压着怒气说:“王爷心情不好,今日的话我可以当作没有听过。”
说罢,也不管他还想说什么,转身离去。
陈怀玦不是不知道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极其幼稚,毫无理智可言。
他不是嫉妒太后对于兄长的关心,只是难以接受自己视为一切的亲人将自己排除在外,不论是母亲还是哥哥。
他不无自暴自弃地想,或许自己是碍眼的,远远地离开京城,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即便吕映仪是那样的反应,陈怀玦还是在第二日将奏折呈递了上去。
那日清晨,吕映仪守在二进院的垂花门等他下朝。
“奏折你交上去了?”
“嗯。”
“你觉得你在做什么?”
“我只是不耐烦住在京城,我的封地在江南,风景秀美……”
不等他说完,她直接打断他:“王爷说的,自己信吗?”
陈怀玦默不作声,吕映仪本来也没想要他回答,继续说:“王爷此举到底是发自真心要远离京城的是是非非,又或只是像小孩子哭闹一样寻求关注?”
这番话刺耳又扎心,他默默攥紧背在身后的手,撇开头,不看她。
吕映仪心里的失望在这一刻达到顶峰,不再浪费口舌,侧身绕过陈怀玦,大步流星离开王府。
-
亲王奏折不必经过通政司,就这么直接被送到了天盛帝的御案上。
奏折的内容虽然出乎意料,不过天盛帝很快就欣然接受,批复同意,吩咐翰林院起草圣旨。
只是可惜圣命在到达翰林院前,先到了仁寿宫。
太后这次重病不起,是患了中风之症,原还算康健的身子被击垮了七分,猛地再一听到这消息,气急攻心,直接呕出一口鲜血。
邓嬷嬷边偏头拭泪,边轻拍着太后后背。
“娘娘,保重身子要紧啊。”
血液呛进喉咙,太后趴在床沿费力喘息,大滴大滴地眼泪夺眶而出。
“都……都是我的错,是我对不起先帝,没有教好他……”
“娘娘,您别这么说,这怎么是您的错呢!”
“当年先帝自己吃过兄弟相争的苦,毕生所愿就是他们兄弟二人不要重蹈覆辙,没想到……没想到……”
“娘娘不要伤感,或许陛下不是这样想的呢?”邓嬷嬷试图宽慰太后。
太后直接打断:“不管他是怎么想的,亲王离京都是要事,怎么能这么轻易做决定!他还是这样孩子脾气,如何让朝臣信服于他!”
“陛下年纪尚小,您慢慢教就是,不要动这么大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