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彼时黄沙 > 第105章 庙堂回响(下)

第105章 庙堂回响(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臣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却基本都持反对意见,试图委婉劝阻他不要做事如此冒进,就连方才支持他的杨坚也没说话。

她记得,隋朝时还流行过周武帝在地狱受苦、后悔灭佛的传说,来讽刺他这一举措导致了北周亡国,并颂扬支持佛教发展的隋文帝杨坚有多英明。

思及此,婉颜心里堵得慌,怅然叹息,探向宇文邕的目光中不免多了些怜惜。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高高的房梁上方传来了一个温柔坚定的声音,从容不迫,回响不绝,却又仿佛渺远空寂,如同神启。

众人顿感惊讶,齐齐抬头望去,唯有宇文邕的眸光第一瞬便找到了她,似早有察觉般会心一笑。

慧能大师,借用一下你的偈语啦。

她在心里默默念叨,又清了清嗓子,鼓起勇气朗声道:“佛祖度一切苦厄,天下万民都在其中,可如今世道分明百姓疾苦、生灵涂炭,修再多佛寺、供再多僧人有用吗?岂非舍本逐末、南辕北辙?”

底下杨坚轻笑了一声,宇文直抬头多看了她几眼,而后更多窸窣碎语响起。

“是云阳夫人……”

“后宫中人岂可议前朝事,简直胡闹!”

“别说议事,堂堂云阳夫人,怎么爬到这么高的房梁上去了,这于礼不合啊……”

“你没听陛下说啊,云阳夫人都潜伏过邺城,爬个房梁不算稀奇了。”

“——当年在绛州城,若非云阳夫人救朕一命,朕早已命丧宇文护派出的刺客之手。朕派去突厥的使团,也是在云阳夫人以身犯险与东可汗斡旋之下,才得以顺利回国。她在长安城兴办学堂,亲力亲为,传道授业,不使民间人才明珠蒙尘。她体察百姓疾苦,让朕看到许多不曾看到的人或事。是她识破了混入皇宫的宇文护手下细作,是她引出了宇文护私藏许久的刺客,也是她,在千军万马前毫无惧色,从高纬手中逃脱,并且射箭反伤了他。诛杀宇文护之时,云阳夫人更是眼疾手快,与朕一同除掉了他。”

宇文邕娓娓道来,继而眸光一凛:

“可以说,没有云阳夫人,就没有今日的朕,没有今日的周国,她担得起一句朕之肱骨、国之栋梁。诸位爱卿可扪心自问,是否能为大周做到如此地步。朕准她自由出入宫城各殿宇,允她在上朝时不必回避,这些皆远远不及她的功劳。今后,妄议她,如同妄议朕。”

语毕,大殿无人吭声,皆举起笏板欠身,态度恭敬。

他们中大多只听说过云阳夫人的名号,或有过几面之缘,很少有人了解她与宇文邕经历的所有事,如今宇文邕在朝臣面前将一件件事数过来,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她到底有多重要。

先前还在反对立宇文赟为皇太子的老臣轻叹一声,这才明白了皇上此时立储的深意。

婉颜拼命吸鼻子,才在群臣面前忍住了眼冒泪花的冲动。原来他是故意不要求她撤走,原来他本就想让她一同上朝,让她参与到国家大事中,让群臣信服……从现在起,没有人敢公然轻视或鄙夷她的“不合规矩”,她真正走到了周国政治结构的中央。

真是乱来啊,宇文邕……都不让她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方才谈话间小跑离开的睦颂已经回来,还带来了瑶娘及若干宫女侍从,扶着长梯接她下来。

好吧,她是该说几句。宇文邕灭佛的念头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确实有点出格,为了更顺利推进下去,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支持者,现在,她就是这样的角色。

不过在大臣们面前爬下来真有点尴尬……她努力忽视四面八方投来的无数道目光,只觉后背发毛。

“云阳夫人万安——”

群臣向她俯身行礼。

“免礼,免礼!”她连忙道,又想起自己得拿出魄力,于是更加挺直了几分脊梁,郑重开口,“诸位大臣都是大周的中流砥柱,或冲锋在前,视死如归,或运筹帷幄,治理有方。我年初在黄河岸边曾见到过齐军凿冰,那便是周国日益强大的象征,没有你们勤恳操劳,大周是走不到如今这一步的。我们每个人都像这殿内的梁架一样,是形状、功能各不相同的木头,但每块木头都是有用的,只要将它们严丝合缝地搭建起来,就算房屋再高大,也无人可晃动。”

怎么回事,她突然有种当皇帝的感觉……别说,真有点爽。

“……我自知文韬武略难及在场诸位大臣,但这不代表我不能做点什么。我本就从百姓中来,这些年下来,我从未忘记过百姓才是国之根基。方才皇上所谈的佛寺泛滥到侵占农田及劳动力一事,正是目前周齐二国共有的病症,周国若能克服,自然能抢占先机,壮大实力,结束这持续了近四百年的混乱局面。诸位学识比我渊博,必然听说过民间父子相食的惨绝人寰之事,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为何一定要固步自封,而不愿相信皇上,试试主动破局,开辟崭新的时代,来在史书上留下壮丽的一笔呢?”

先给他们带高帽,再以退为进地陈明此事从长远来说对他们都有好处,这下他们想公开反对也难……倒好似她和宇文邕在唱双簧。

“诸位可还有异议?”宇文邕板着脸问道。

“回陛下,臣等……暂无异议。”

“好,那今日便退朝吧。”

她松了一口气,这下灭佛的阻力可以减小很多了。

群臣四散,与几位熟人简单告别后,她走向了静静在龙椅上等待着她的宇文邕。

“谢谢……”

二人异口同声,还没说完,便愣了一瞬,旋即相视一笑。

“听睦颂来报说你在殿内时,朕很意外,但朕擅自做了决定,想给你留下听政的机会,希望没有委屈你在房梁上待那么久。”

褪却上朝时的严肃,他那琥珀色的双眸此刻含着笑意,正温柔凝视她。他牵过她的手,顺势将她带入了怀中。

“没事,我觉得这种经历还蛮有意思的,”她盈盈一笑,“还好,我临场反应快,和你配合得还算不错吧?”

“不错,不错,简直天衣无缝,你的口才都让朕想到舌战群儒的诸葛孔明了。”

“……我发现你真的很喜欢一本正经地把我夸到天上。”

“有吗?朕只是说了实话,真要夸起来,朕可以写不止三张纸。”

“行行,打住,我口渴了,我要回宣光殿喝茉莉花茶。”

“不打算给朕一杯?”

“……那一起走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