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呐,只要活得久了,什么稀罕事都瞧得见。”
“可不是?谁家丫头不嫁人不招赘,竟直接收养个孩子?”
张氏冷嗤一声,补充:“还是个女娃子。”
“姜老汉越活越糊涂了,唉!”
两个聚在一块儿背后说闲话的不是旁人,一个张氏,对姜家积了一肚子怨气,一个是曾和姜家交好,后来断了来往的麻王氏。
今天对姜家来说是个大日子。
五日前姜安悦入姜家户籍,成了姜迎花女儿,姜迎花觉得相处一段时间后,她或许才会改口,没曾想当天就听到她开口唤‘娘亲’。
姜迎花喜不自胜,当天去福满楼定了酒菜,办了一场小型的认亲宴,更是在那场认亲宴上选了今天这个吉日,放言出去要办几桌酒。
一般情况下,哪户人家家里添丁都会办满月酒吧?虽然孩子不是从自己肚子里生出来的,但是姜安悦以后确实就是姜家一份子了。
办桌酒,昭告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们这件事,也免得日后旁人看到姜家多出个孩子,人人都要问一嘴。
姜老汉没意见。
他年纪大了,刚好爱热闹,再说,姜家多久没办过喜事了?摆几桌挺好的。
姜迎花手头有钱,办这次酒席目的不是收礼金,所以对外说了,只办席,不收礼,街坊邻里有空的尽可来吃。
另外,陈家几位长辈,姜迎花抽空跑去樟树村一趟,特意将他们请了过来。
午时三刻,宴席开始。
姜家院子里摆了五张桌子,堂屋内还摆了一张,一共六桌。
院内陆续有街坊邻里入座,主屋那一桌,坐的是长辈亲眷。
“外曾祖母、外曾祖父。”
姜安悦出现,按姜迎花教的先唤席上年纪最长的两位,再依次与两位舅爷爷、两位舅奶奶打招呼。
她口齿清晰,喊人的时候眼里有几分怯意目光却并不躲闪,称得上乖巧。
陈老太太看见孩子这幅乖模样就喜欢上了,招手把她唤了过去,拉着左看右看满意得不得了,从怀里掏出红封来塞给她后,顺手摸了摸她的小脸蛋,毫不吝啬地夸赞:“长得眉清目秀的,真是个好孩子。”
陈老爷子没有说话,但微笑着也给了她一个红封。
宴席结束后,宾客们各回各家,陈老太太、陈老爷子、两位舅舅舅母也趁天色还早,赶回村里去了。
姜家重新变得安静。
白天忙碌着招待宾客,尽管没有去灶屋掌勺做菜,但姜迎花还是不可避免地出了汗。
她举着油灯进灶屋烧水,安悦亦步亦趋地跟着,像个小小可爱跟屁虫。
锅中添满一锅水,把柴放入灶膛将火烧旺后,姜迎花顺手捞了一条矮凳坐下,两手放在安悦的腋下,提着她离地,嗖的一下放到自己腿上。
“我们安悦今天累不累呀?”
姜安悦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状,“娘亲,我一点都不累哦!我收到了外曾祖父、外曾祖母……那么多那么多红封呢!”
姜迎花拍拍她的脑袋,“娘知道,晚点带你拆开看看,那么多那么多的红封里面,有多少钱。”
“嗯!”姜安悦格外用力地点头,尽管红封里面的钱会交给娘亲保管,但是收到这些就已经很开心很开心了呢。
从前从来不会有人给她发红封的。
她坐在姜迎花腿上,开心地晃晃身体,“娘亲,有娘亲真好啊。”
……
近来气温很低,地上雪积了厚厚一层。
时间到了腊月底,离过年也不差几天了。
姜迎花抽空带安悦去买年货,给孩子激动地蹦跳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