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云暮过后长明天 > 第35章 别有用心

第35章 别有用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邵相,请。”

邵相走路还是有些不稳当,郑玉把邵相扶进文渊阁,问:“邵相这几日腿脚可还稳健?”

“前几日是做样子,这两日乍暖还寒,又有些不舒服,兴许过两天就好了。”

“这两日事情多,邵相辛苦了。”

邵相坐在椅子上,说:“都辛苦,这两天我看季世平也不好过,抽空过去看看。”

“如今朝廷中有人渐成分庭抗礼之势,两位相公都是为了朝廷,下官钦佩,会替邵相去看看季相的。”

“见过两位大人。”

孙昌朝见礼后拿着几本折子朝门外走去。

邵相说:“他这是?”

郑玉有些尴尬,说:“曹家私底下见了陛下,推举孙昌朝入中书历练,陛下应允了。”

“曹汝阳怎么不向中书知会一声?”

“曹汝阳向来如此,他每次有求于陛下都搬出自己受先帝重托,陛下不好不应允。”

邵相说:“交给他些琐事,要紧事还是要让我见过。”

“是,下官会安排人盯紧些。”

在弘文馆,有人把从弘文馆送走的折子又送了回来。

文长明接过来,翻开看看,说:“这不是我们拟好的今年春天祈丰大典的章程吗?”

“是,礼部的人看了看,说有地方不对,让我们改了再交给他们。”

“哪里不对?”

“礼部的人说祈丰大典陛下身后的位置是百官之首,他们说要定李尚书与曹尚书一左一右,可往年都是邵相在那个位置。”

文长明说:“往年都是邵相,那今年他们怎么敢的?”

“也就是去年的大典,邵相因病告假,才让他们占了位置,两位尚书日渐得势,今年礼部上赶着拍他们马屁,却在这里为难我们。”

文长明也是为难,这个时候霍大人和季云暮来了,问:“出什么事了?”

在了解事情后,把折子拿过来看了看,问文长明:“其余地方没什么不妥吧?”

“其余地方都合章程。”

霍大人把折子收到自己身上,说:“先交给我,你们先去忙吧。”

霍大人走后,季云暮说:“弘文馆整日被礼部为难,也不好过吧?”

“陛下去年肯让你在文渊阁待着,你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今年你总算是过来体会我过得日子了。”

两个人坐下来,季云暮说:“别以为在那边日子有多好过,我和其他几个年纪小的,谁不是整天被人挑刺儿?”

“行行行,你也难挨,那现在好了,咱俩到一个地方受气来了。”

文长明接着问:“这两日没怎么见过高君义进宫,他去哪儿了?”

“得了个大理寺的差事,这两天都快住在大理寺了。”

文长明笑了,说:“那他岂不是每天都要看赵家的那个板着一张脸?跟着冬天吹了冷风面瘫一样。”

季云暮站起身,说:“还笑人家,赵世显在大理寺当差,大理寺的犯人一个接一个往刑部送。”

文长明突然说:“找个时间你带我去看看。”

“见他做什么?”

“谁说见他了,我说去看看高君义,看他在赵世显手底下过得怎么样。”

季云暮看着文长明,想着他又打什么鬼主意。

另一边,皇帝拿到了大典的章程折子。

“怎么,这点小事都要来问朕吗?”

霍大人跪下,说:“臣无能,原不用启奏陛下,可折子被礼部打回来,臣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肃文帝的手揉着自己的头,发着愁闭着眼说:“这两个人,为着这么一个小事也在这里争。”

肃文帝又打开折子仔细看了看,说:“你下去吧,朕自己会有个决断的。”

霍大人刚要退下,皇帝又说:“等等,曹汝阳和李文英有没有说什么?”

“并没有,都是礼部的一些大人对这个折子不满意。”

“知道了,下去吧。”

在霍大人走后,肃文帝拿笔在折子后面写上朱批,喊来全福,说:“你亲自送到礼部,让礼部照着安排。”

“是。”

次日,文长明和季云暮正在走往弘文馆的路上。

文长明说:“明天休沐,高君义估计还得在大理寺当值,陪我过去一趟。”

“忙得很,我可没空陪你四处跑。”

“你去一趟丢不了你的官,请你去酒楼多吃一顿,行了吧?”

“行是行,只不过这两天你怎么神神叨叨,藏着掖着的?”

“谁藏着掖着了?”

文长明躲过季云暮的眼神继续往前走。

这个时候到了弘文馆,在一旁窃窃私语的两个小太监看见两个人过来了。

“见过两位大人。”

文长明说:“说什么,这么高兴。”

文长明在弘文馆待久了,人也随和,小太监们也爱和文长明说说笑笑。

“大人这两天可得醒着神,今天早上,几位大人为着祈丰大典的章程又是吵了一个早朝。”

“就为着大典的章程?”

小太监看四周无人,说:“还是为着个站位,礼部说李尚书和曹尚书为朝廷尽忠数十年,要争个脸面,中书那边更是不愿意,邵相公虽没说什么,但其余几位相公要为邵相争口气。”

季云暮说:“我刚来这里当差,老天爷就让我看你的好戏?”

“大人警醒着些吧,这两天怕是不好过。”

文长明和季云暮进了弘文馆,文长明说:“天有不测风云,去天圣寺那一趟真该求今年别碰上曹家李家这两个祸害。”

季云暮站着说话不腰疼,笑着说:“自求多福吧,可别牵扯上我。”

“你还笑得出来,你一来就出这档子事,扫把星。”

...

殿内,肃文帝被几个礼部和中书的官员吵得头痛。

“陛下,曹尚书和李尚书自先帝一朝就为朝廷尽心尽力,功劳不在邵相之下,怎么就不能和邵相并排站立了?”

一旁有人说:“礼节如此,尚书省怎么能越过中书省?”

“大人可是说尚书六部的辛劳不如中书?”

“大人言重了,我怎么能是这个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