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鹤台夜宴那日,她发觉崔内侍消失不见,便吩咐阿颂去探崔内侍的行踪。当时遣了数个小内侍出去,一路跟随,但大都至林中失了踪迹,只能回来复命,说追丢了人。在那之后几日,她又派内侍留意,再也寻不见崔内侍踪迹。
未成想回宫方一日,他竟然又出现在圣人面前了。
幼棠不知惊马和崔内侍到底有无关联,但心中确实有些怀疑,但如今她甚至怀疑这事是否与圣人也有些关系……
何大监见怀王迟迟不言,又补充道:“奴婢在孙吉祥那一打听,才知道崔内侍今日寅初进宫的。”
今日寅初。
那不正是开宫门之时吗?
崔内侍离开鹤台,至今日方归,拢共四日。据她所知崔内侍是罪臣牵连幼年入宫,京中早无家人。此次离宫时间这样久,而甫一回宫,圣人便如常召他在御前侍奉。
岂不证明圣人晓得崔内侍的去向,或者说是圣人遣崔内侍出行办事。
正思虑间,又听何大监语带喜意,“还有一桩喜事禀告殿下……御前提起去岁中秋宴,”他偷望了一下幼棠,“圣人赐下两位嫔御,一位是卫昭训,另一位是孙昭训。但是中秋宴后没几日,殿下就去大慈恩寺为皇后娘娘祈福。故而两位娘子尚在储秀宫暂居,如今殿下已回宫。”
“估计就在近几日,圣人便会下旨将那两位娘子送到少阳殿来。” 何大监说完,就见那枝嫩柳枝微微一摆,只听得怀王说了句:“是吗?”
幼棠没想到这事来的这般快,上一世和这两位昭训娘子见面,已经是奉天八年了。那时因她强夺薛昙奴的事,朝野都以为她与圣人一般,性好龙阳。
就在这种情况下,圣人送来两位昭训娘子。那夜混乱至极,备下的伪饰已是不堪用了,最终还是用了一味西域秘酒“醉梦生”,这才敷衍过去了。
既然圣人已有苗头,她还是早做准备为妙。念头一转,幼棠便不在散漫,回到寝殿内,唤来阿颂,将这事大抵一说。
阿颂愣了愣,这伪做男子的“假物件”,是少阳院掌事女官沈娘子在时备下的,听说是由树胶米浆制成的,描摹了颜色,请工匠仿照男子那物雕琢。若是夜里灯暗,足以乱真。平日干燥存放,每逢用时以油膏软化即可。
阿颂一通翻箱倒柜,终于摸出来个巴掌大的乌木匣。
掀开盖一看,那物件许久没用油膏浸润,僵硬失水,不复柔软,甚至还有些开裂。
阿颂举着匣子,呆呆的说:“好在膏子还有许多,等下就用上。”幼棠嫌弃地拨了拨,心中怀疑这物真能以假乱真吗?
幼棠默了片刻说好。
两人在寝殿为这事磨了许多时候,等到天将将黑,阿颂方点起灯烛,殿外又一阵脚步声传来,何大监的声音响起:“殿下,仙居殿孙公公来传口谕,请您接旨。”
口谕?
圣人又有什么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