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竹马手札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干人等行过礼罢,幼棠定神,看了眼身后不远处立着的孙吉祥,含笑对傅侯爷道:“圣人有恩旨。”

孙吉祥宣圣人口谕,幼棠立在一侧,心思飘散,京郊大营是禁军北军驻扎地。禁军是圣人唯一能调动的军队,亦是拱卫京畿最重要的军队。原本多由河西、陇右及朔方善战兵士构成,自高祖朝以后,藩镇屡次犯禁玉京,将才凋落,补充不及。

待圣人继位之后,常以宦官弄兵,军纪败坏,越发不堪用了。随着两次玉京西陷,禁军人数锐减,如今不过五万余人。据她所知河西四镇驻军约莫十七万,而河东,范阳约莫各拥十万之众。除却这要紧的三处,其余节度使拥兵略少于禁军。

上一世诸侯之所以能迅速进城,一方面是禁军战斗力低下,另一方面则是禁军指挥使王珲和宦官勾结藩镇诸侯,大开城门。

如今禁军知内侍省事崔仙铃,好巧不巧是崔内侍的干爹。

若她身在朝廷,不想任人宰割,眼前唯有一条路,就是掌握朝廷禁军。可若是想动禁军,必定要与圣人对上,毕竟禁军仍握在圣人手中,她实在不好直接牵涉朝中事……唯有立府这一条路顺理成章,她正想着,却听耳畔孙吉祥的声音:“殿下,奴婢宣了圣人口谕,侯爷谢恩呢。”幼棠回过神来,这次是破旧例准允傅家子弟入太学读书。

圣人急于拉拢傅家,也许是为了大朝议。幼棠心思微动,低声吩咐墨池几句。

云销雪散,远处山峦青影重叠,空气中漂浮着清冽的味道。金吾卫和内侍都暂时停驻在营中,幼棠随着傅侯爷巡查京郊大营,途中崔鸾儿殷勤至极,又是牵马,又是相随。

宫中内侍惯是喜欢张扬与贵人关系不同,幼棠虽不明缘由,索性随他去了,并不冷脸相待,一时间崔鸾儿兴致更高,介绍不停,不知不觉傅侯爷似与孙吉祥相谈甚欢,两人越行越慢,独有崔鸾儿陪在怀王左右。

京郊大营四周光秃秃,周遭树木砍伐做了军械,唯有东边尚存一株老梅树。

幼棠率步行向梅树,崔鸾儿笑吟吟随后,幼棠闲话家常般问了句:“崔公公家在何处?”

崔鸾儿笑答:“奴婢是此地人,世世代代在渭北耕种为业。”

“也是巧了,”幼棠神色不改:“宫中崔内侍也出身渭北,你们可曾相识?”

崔鸾儿扑打袖口,捻着手指,斟酌答:“殿下,崔内侍常居圣人左右,奴婢怎能得见?”他偷觑一眼怀王神色:“宫里常传奴婢与他是亲戚。这都是没影闲话,奴婢比他年长几岁。若真有亲缘,定是好好教训他,不教他如此猖狂冒犯殿下。”

崔鸾儿做了一早上戏,就是为了这一番话——展示与崔内侍并不和睦。

幼棠心思斗转,照常例崔仙铃卸任应由内官崔鸾儿上任,可上一世崔仙铃却举荐了崔内侍任知内省事,圣人留中不发。不料三月后,崔仙铃因大不敬被圣人下令诛杀,牵连了一干内侍,却偏偏没有连累崔内侍。

当时朝议纷纷,政事堂重臣们推举了不少人选,谁也没有想到最终协领京郊大营的事崔内侍。

现在回想起来,恐怕这盘棋圣人早就布好子了。上一世她并没有听闻崔鸾儿的下落,可想而知,他一个宦官,宫中又对他赶尽杀绝,他无处可去,怕是遭遇不幸。

难道这时崔鸾儿已发觉苗头?

幼棠刻意打量了他一眼,唇畔含笑,直看的崔鸾儿面露欣喜,才说:“你们同为崔姓子,一个在宫中,一个在营中,你们二人为圣人分忧,就是为孤分忧。”轻描淡写,却没有阻止崔鸾儿斥责崔内侍。

此番不过是头一次见面,两厢都是遮着掩着,话不能调挑明,好在崔鸾儿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他顺势起誓:“殿下无需自坐愁城,奴婢为殿下万死不辞。”

幼棠不着痕迹打量了一番京郊大营,恍如隔世,上一世有段时日,她也曾在此暂领禁军,对此地颇为熟悉。昨夜得了传旨的事,她本想着趁机见傅侯爷,再探一探突厥王庭的情况。

可到了早晨才知道非她独来,而是配置了浩浩荡荡一整套的传旨队伍。

圣人多疑,再加上一个无事生非的崔内侍,幼棠不想在他眼皮子底下与傅家接近。虽说圣人传恩旨是为了拉拢傅家,可这不等于她该与傅家接近,未免闲话,明面上反而该避开。这些体察上意的心思,都是她上一世屡次触怒圣人得来的经验。

怪不得人常说太子难当,何况她这还没当上太子的预备役,更是难上加难。

巡营半个时辰,幼棠脚疼更甚,她故意停留原地借远眺地势,等傅侯爷与孙吉祥上前,她对傅侯爷道:“傅侯,宫中尚有吩咐,小王回宫复命,不敢久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