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勤政殿内,内侍陈福递上一份奏疏:“主上,长主请见。”
天家抬眼看了一眼那奏疏的封套,黄色。
如今国朝有一套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政务体系,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使用不同颜色的奏封套来分类不同的政事。
奏疏是统称,其文体形式又分章、奏、表、议、状等,是百官给天家进言所用的文书,所有文书皆书写在以绫装帧的公文纸上,而封套便是这装帧所用的不同颜色的绫。
红色为加急,目前只有战时军务、边塞军防急务可用红色;如今仲渊幅员辽阔,所以七大元帅亦有红疏权限,若遇叛乱可持红色奏疏直达天听。蓝疏是各外府州专用,若有特大紧急情况如天灾等,则贴加急红条递入京城。白疏是朝官专用,一院两府三衙四阁四寺六部大小官员,凡在京朝官皆用白色,只在封套上贴本属官衙名,以便分类处理。绿疏为普通军事,各地驻军传回的任免、述职、汇报等军务都是绿色封套。因着如今政务繁多,又为了防止宰执重臣或直属长官扣押奏疏,便又加了一种更为简单直接的方式,称札子。规定,凡官皆可用札子直接上呈天家,若天家对札子所言之事看重,便会命官员将札子留下,召两府议过再行处理。若是所言之事并不甚重要,或是天家已有定论,便会在札子上直接落批,发还官员。如此既省了斟酌词句的奏疏,又能将政事传达天听。是以如今官员多是先进札子,而后补奏疏。所有正式奏疏都要经内侍誊抄入档,以备查对复勘。
长公主今日递上来的并非札子,而是奏疏,黄疏为内庭奏事使用。诸如请封、请赦等牵涉后宫或宗室外戚的事务都用黄色。
天家道:“既回来了,有事同皇后说便好。”
陈福回话:“长主说此事需主上亲自做主,此刻就在殿外候着。”
天家拿起奏疏,粗略看过一遍,道:“让她进来。”
陈福立刻去请长公主。
“六哥万福。”长公主进了殿内,用的却是后宫礼。
“坐。”天家见她这般行礼,便知是需要自己过问的家事,便示意陈福领着一众内侍退到殿外去。
“六哥是看奏疏还是听我说?”
“奏疏我看了,这上没说的是什么?”天家抿了一口茶。
长公主道:“奏疏上没说的是这孩子真正的身世。”
……
过了约半个时辰,天家命人将许琛领进殿内。许琛按照凝冰教过的方式跪地行礼。
“过来让朕看看。”
许琛有些害怕,抬头看向长公主。长公主走到他旁边,轻声说:“没关系的。”
天家见许琛不敢动,便走上前去将他抱起。掂过两下,对长公主说:“这孩子也太轻了,想来是吃了不少苦,可得抓紧补回来才是。”
天家抱着许琛坐到椅子上,轻轻拍着他的后背,说:“许琛,好名字,你读过书吗?”
许琛感受着天家温暖而有力的胸膛,心中那份紧张逐渐散去,回答说:“回主上,我识字,我认识家里挂着的楹联和匾上的字。”
天家笑笑,拿出刚才长公主递上来的黄疏随手翻开,说:“那你看看,这上面的字都会读吗?”
许琛探头看着那上的字,慢慢读了出来:“……携幼子入京以教养,许其承嗣,归宗于室……”
长公主起身说:“六哥!这是奏疏,岂能轻易……”
天家手上轻轻一带,便将奏疏合上,含笑道:“你写的,给你儿子看看怎么了?这里又没有旁人,别那么大规矩,成天在外面守着规矩还不累?”
长公主心说:“从小规矩最大的就是你,怎的如今反倒说起我来了?”
天家自是听不见长公主内心,他笑了笑,说道:“许家虽有家塾,但你和叔亭不能常年在家,恐照顾不周,宗室学多年未开,如今没有跟他同龄的宗室子一起伴读。不如让他进宫来,正好四郎也刚入资善堂,两个孩子可以做个伴。你的孩子和皇子一同上课倒也无妨,郑英之前就说想再寻个人来一起给皇子讲学,皇后说四郎也只粗略认识几个字,跟这孩子差不多,干脆就让昭文阁穆飏给他俩当先生罢。”
“那就谢过六哥了。”
天家摸着许琛的后背,望向长公主说道:“既然名字是你和叔亭起的,我就给他一个字。”这后半句又似在哄逗许琛,“就当见面礼好不好?让朕想想,琛为珍宝,又为美玉,玉喻君子。君子端方立世,知白守黑,就给你‘知白’二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