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尘河酒 > 第21章 母亲与母亲

第21章 母亲与母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真是神奇,她和公主明明差不多的年纪,陆端还比易涟清大一岁,她看公主却总像是看小孩一样,联想到小孩生了个小小孩,总觉得不真实。

再不真实也没办法了,小小孩都长这么大了,坐在她的面前,她那不值钱的儿子跟他爹一样,死乞白赖地倒贴。

他倒是比他爹能装,跟京城那帮人学的坏习惯,拐弯抹角地说话,一边拉出皇上做挡箭牌,一边说易涟清过些年长大了保不准就有别人求娶,自己读书太差恐怕得不到钟阁老青眼。

总之是歪理邪说一大堆,比三十岁的老姑娘还恨嫁。

易涟清见王妃看着自己的眼神忽然变得恨铁不成钢,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平城公主还有什么事业她没能继承不成?

王妃也意识到自己的目光太过露骨,转头剜了儿子一眼。陆端平白无故地,一天被人瞪来瞪去,他看见母亲的眼神,也表现得很无辜。

王妃消了气,在桌子抽屉里摸索半晌,掏出一个小盒子并一本庚帖。

易涟清看见庚帖,脸红了大半,平日里转得飞快的脑子有一瞬间凝固,甚至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姿态什么语言来回复。

“你同奉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清楚他的秉性,”王妃和颜悦色,但仔细看似乎也有一丝不自在,她没同婆母相处过,也不知道怎么做婆母,只好尽己可能地温柔端庄,“我这个儿子别的不说,为人上大体还过得去,你若是不嫌弃,就把他领走吧。”

她说完有些懊恼,最后一句真是不像话。好在易涟清一团乱麻也理不清楚,结结巴巴地应下来,不知道应不应该自己去接。

虽然知道他们两个成婚是迟早的事,从光诚帝到钟阁老,大家也都认为理应如此,但真提到这件事,还是王妃亲自交到她手上的。

这不对吧!怎么轮到她自己接过来了!

按照规矩,应该是双方父母洽谈,合适了就换庚帖送聘礼备嫁妆,她只要安安心心呆在闺中准备做新嫁娘就是了。

没人跟她说过她自己应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婚事啊。

罪魁祸世陆端在一旁不知该不该帮她。若不是他催得紧,王妃也不会在巡查过程中就给庚帖,而是等到钟阁老出狱,大家和和乐乐选个黄道吉日,兆王这边派个使者去京城洽谈。

好在易涟清这些天锻炼出来了,虽然尴尬羞涩,还是大方地接过来,说一声多谢王妃,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说。

王妃借着打开那个匣子,里面是一只玉镯子,咳了一声:“按照惯例来说,应当给你些老物件的,可惜我同王爷家里都不是有底蕴的人家,老人竟然一件东西都没传下来,没办法,我只能亡羊补牢,去挑了一只镯子给你。这算是我给公主女儿的,和那小子没关系。”

那玉镯在烛火下竟然莹莹闪着光辉,温润透亮,仿若春水一般碧绿,一看便不是凡品。易涟清正要推辞,王妃已经拉过她的手,轻轻套在她手腕上。

“你戴这个正合适,真好看。”她的手放在王妃的手上,被握着左右端详。

王妃的手不像贵妇们那样细腻,也不像钟府的婶婶们那样粗糙,她掌心干燥、有力,只在特定的几个地方有茧子。

易涟清自出生那天起就没有同母亲一样的人相处过,没有人会给她买了首饰之后打扮她,再夸一声漂亮。

不是说没有人给她买或者没有人称赞她,而是没有人用这种慈爱的母亲的目光看着她,为她的美丽,为她的修饰而赞叹。

她猛一低头,脸上的神情都被遮掩在黑暗里,才没让人看见她眼睛里的泪水。但王妃好像还是察觉到了什么,轻叹一声,抱了抱她。

“多谢王妃,”她再出声的时候毫无异状,她说,“我很喜欢。”

王妃看着她,似乎又想起了别的什么人:“也算圆了我和公主的一段缘分吧。”

几人说了半晌的话,兆王终于鼓起勇气一样,敲了敲门。王妃刚在易涟清面前当了慈母,也不好在众人面前发脾气,只好容忍他进来,坐在自己身边,嬉皮笑脸地哄着。

“多大的人了,”王妃说,“坐好,你不要脸我还要呢。”

王爷浑不在意:“有什么的,你亲儿子,亲儿媳,丢脸就丢脸。”

兆王爷天生心宽,走到哪里就把惧内的声名带到哪里,搞得众人还以为王妃是什么凶神恶煞的母老虎。

她想到这个就头痛,一世英名,叫他给这么毁了。甚至很难不怀疑,兆王故意坏了她的名声,好叫她就算和离也没法找下一春。

易涟清听到脸又红了。好在烛光昏暗,面红耳赤的不仅仅是她一个人。

“你少乱说话,”王妃说,“人家姑娘没过门了,明天就因为你这公爹没个正形把你儿子踹了,你就等着你崽子一哭二闹三上吊吧。”

“……娘。”陆端说,“你也少说话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