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回门,谨箨陪着冯辞早早出发。
城东城西路不长,在冯家吃过晚饭再回也不迟许多。
同谨家门庭相似的冯宅,大门对敞,远远能瞧见个粉绣白底赤玉冠的公子张望个没完。
谨箨先下马车,冯衍喜笑颜开迎上来,“阿箨!”
门帘探出个小脑袋,“哥哥安好!”
冯衍看谨箨一眼,心照不宣地望向妹妹,“好好,咱们仨都好。”
两人一左一右把冯辞扶下车,才走到冯府门槛前,头前引路的管家张叔扎进眼里。
张环,竟是张环。
三人聚华亭落座,冯辞开门见山,直言张叔是迟氏派遣护送她的内监,望哥哥加小心。
冯衍笑意松散,张环当日被赵静追杀,机缘巧合被他救下,索性跟随身边。
张环赵静内讧不知真假,既然提醒,他自会上心。
最不靠谱的靠谱人,说的就是冯衍。
大难不死的三哥,自有后福。
晚饭后拜别冯衍,马车来时沉,去时更沉。
冯衍备了好些物件儿吃食,都是冯辞过去两年多最喜欢的。
两年后,冯辞依然喜欢。
彼冯辞果然是此冯辞,无谓庸人自扰,反生嫌隙。
谨宅的光阴充实,谨箨与谨父每日往铺子里去,谨母带冯辞熟悉府中大小事务。
说是熟悉事务,哪里舍得辛苦她。
冯辞却勤勉,不过月余,府中事无巨细,十成晓得了八成八。
谨家上下和善,断手断脚中毒遇刺仿佛昨日梦中。
预知梦久不来扰,但直觉犹在。
再出幺蛾子前,只管日子安逸,冯辞心宽体胖,上街采买,进庙烧香。
妇人凑三五个聊东家长西家短,拽过冯辞问,小姑娘从城东来,可知谨家二公子新娶的小娘子?
冯辞道却是不识,她们眼见的兴奋,小声小气给她讲,冯小娘子如何貌丑无盐,却是个运气好的,家里头貌美兄长关爱,出阁了俊俏夫郎相伴。
分明这冯小娘子同谨二公子无任何交集,到底是占了美貌兄长的便宜,才得了一众姑娘梦里才敢搭话看两眼的妙人。
除了造谣样貌,倒也没说许多太尖刻的词儿,话里话外全是艳羡。
丑不丑的,见仁见智。
井上盖石的黑落在井底,爬上井口一手推开,人人想摘的圆盘白月,横在头顶,她早把那通身的霜色抱了满怀,哪还管得了旁边没胆觊觎有空说嘴的,骂她不配呢。
茶余饭后的闲话游走于大街小巷,终究传进早晚要来的人耳中,这又是后话。
谨箨早出晚归,冯辞时常等到夜深,趴在桌边迷迷糊糊,只门一响动立刻弹起身。
安生日子平静得过了头,叫人不安,唯恐梦境又出,蔺笑白他们找上门来。
何时才能一身轻松去笔城啊,娘喜欢的地方,就是最适合他们一家三口安居之地,到时候谨箨要是得空,也……
每夜每夜地等,眼皮子下不来,死活不彻底睡过去。
劝她早睡,谨箨不归,白劝。
也不知道这身子熬垮了到底算谁的。
谨箨越来越忙,夜夜过子时方才回来,回房时冯辞每每熬不住睡沉。
轻手轻脚看一眼,把人抱上床,去客房里梳洗更衣,再回到她身边安睡。
冯辞迷迷糊糊醒过两回,谨箨抱着自己睡觉不撒手,可早上起来人又不在身边。
昨日他又是漏夜而归,说了一句“明日就都好了。”隔天真就闲了下来。
谨箨陪着冯辞在后花园小憩。
府上来了两个孩子,是谨禄堂弟的孩子。
“曈曚,幽嫮,问二堂叔,二堂婶安好。”
两个孩子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冯辞,面上瞧着十分高兴,好似见到了一个许久不曾见过,万分想念的人。
“你们也好呀,来来来,过来堂婶这儿。”
多招人稀罕的孩子,叫冯辞忍不住想亲近。
男孩开口拒绝:“奶奶还在等我和幽嫮过去,就不打扰二堂叔和二堂婶休憩了,先行告退,日后再行问候。”
小女孩幽嫮望着冯辞,满眼盼望,要跟着人走的小猫儿一样绵,小步子没来得及踏出就被男孩拉走了。
“他俩素来怕生,熟悉了便好了。”谨箨拥着冯辞,摸了摸她的头,仿佛她才是小孩儿。
“嗯,曈曚像个小大人,幽嫮真可爱啊,我……”冯辞靠在谨箨肩上,话说到一半,连忙闭了嘴。
谨箨从不曾慢待她,两人之间像是知根知底的两个好朋友决定一起过日子,倒与寻常夫妻无大异。
除了圆房。
两床褥子照样睡得暖和,心里却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