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不活该,但不聪明。文化可以喜欢,但没必要在敏感环境里挑战大众情绪。”
A:“那如果真有人穿和服上街,别人可以强行扒掉吗?”
B:“当然不行!这是违法行为。”
A:“但他们说‘穿和服就是辱华’,所以‘教训’她是爱国行为。”
B:“荒谬。如果穿和服违法,那法律早就禁止了。既然法律没禁止,任何人无权用□□干涉。”
A:“那如果她就是在抗战纪念馆门口穿呢?”
B:“可以劝阻、可以举报,甚至可以批评,但动手就是违法。爱国不是流氓行为的遮羞布。”
A:“可网上很多人支持扒衣服的人,说他们是‘正义’的。”
B:“那是因为他们躲在屏幕后面,真让他们自己上去扒,99%的人不敢。真正的爱国是建设国家,而不是欺负同胞。”
A:“那如果现实中遇到这种人,该怎么应对?”
B:“还是分情况。如果对方只是口头批评,你可以选择冷静回应:‘我喜欢的是文化,不是政治,就像你喜欢美国电影不代表你支持美军’。或者避免争吵,直接说‘我们观点不同,没必要争论’。
如果对方试图□□干涉,你可以选择立刻报警,这是人身侵害。同时录像取证,防止对方反咬一口。如果是在网络被攻击,不理会,极端言论往往是为了激怒你。这时候可以举报恶意言论,让平台处理。”
A:“可这样会不会显得太‘怂’?”
B:“真正的勇气不是对骂,而是不被情绪左右。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A:“可有些人说,喜欢日本文化就是缺乏‘文化自信’。”
B:“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包容并蓄,而不是闭关锁国。”
A:“怎么说?”
B:“唐朝人穿胡服、听胡乐,没人说他们‘不爱国’,因为唐朝足够强大。只有弱者才会恐惧外来文化。”
A:“那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这么敏感?”
B:“因为历史伤痕还在,加上网络极端化,很多人把‘反日’等同于‘爱国’。”
A:“那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什么?”
B:“区分文化与政治,喜欢动漫≠支持军国主义。尊重历史,但不被仇恨绑架,我们可以铭记历史,但不该迁怒于普通文化。用实力证明自己,中国越强大,越不需要靠抵制外来文化来证明爱国。”
A:“所以,看日漫、穿和服本身不卖国,关键是怎么看待、在什么场合做?”
B:“对。真正的爱国,是让中国变得更好,而不是靠欺负同胞来表演‘忠诚’。”
A:“那下次再看到有人骂穿和服的人,我该怎么说?”
B:“告诉他:‘如果你真爱国,就去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别把时间浪费在欺负同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