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颐唔了声,乐意之至。
*
晚膳过后,整个相府便逐渐安静下来。
封兰越陪着谢云颐在小院里坐了一会儿,又等对方用完药,才去书房。
武学建址虽定好,但还有诸多书册需要选定。其中涉及旧籍,不免沾染腐朽之气,不益于身体孱弱之人。
封兰越在西北靠窗的角落找寻到兵籍原本,微微抚平封上褶皱,转身正欲回桌边,便听窗外忽地传来“咕咕”两声。
封兰越沉下眸来,瞥一眼窗外,抽出信鸽腿上信笺。
“关山难越”。
信笺以这四字开头,封兰越略一沉眉,确认这是秦州来信。
半月前他于金泉山庄托信西北,意在叮嘱长城友人京中不派兵,重新布防一事,本以为信鸽辗转,至少须一月才回,没想到来得这样快。
封兰越继续往下瞧。
而这一瞧,原本平展的眉心便皱了起来。
信中说:已按将军所托,重新布防。但若天子执意不增长城,届时外族联合,恐布防无效。
封兰越守在边关时,自信他在,调兵遣将如有神助,只多百余人,就可借昔日百战百胜的威名,令外族不敢异动。
他回城后,担心岁至寒冬,边关防守减弱,自己又迟迟不得返,遂制防守地图,希望天子按图增兵,却不想天子一方面自视甚高,轻信外族不敢再犯的承诺,未将布防放在心上,另一方面又不信任武将,不愿调兵于外。
他无奈,派人与信鸽,分两路将消息传到秦州,原以为好歹能填补一点空子,却不想那边回信,竟提及外族意欲联合。
差不多的信笺内容,送给他这个旧时将军一份,快马加鞭送往天子一份。眼下他忧心万分,也不知道那位昭云帝,能否将这份军报放在心上。
封兰越罕见的,揉着眉心叹了一口气。
他已经不是将军,这些事,他其实不应该、也没资格管。
*
谢云颐在闺房内,除了等大将军回来,还有其他要事需办。
她让春芙守着门口,自己去床底翻出昔日有关大理寺正徐川尧的书册来。
祎弟说已经告诉父亲有关三皇子的事,父亲并没有明确的回答,只说将军是难得的栋梁之材,不会害谢家。
大将军与谢家关系好,那自然是好事。可大将军和三皇子,又是两一回事。
谢云颐不知道为何,那日三皇子出现后,她便突的一下,想再琢磨琢磨大理寺正。
大理寺正会不会和三皇子有勾连呢?或者不是三皇子,大理寺正会不会和其他皇子有勾连?
谢云颐径直去翻当时她觉得最奇怪的——大理寺正监斩户部员外郎宋庆一案。
看完之后,她却觉得最奇怪的不是大理寺正徐川尧为什么在督办这么一桩大案后,没有升迁,而是宋庆作为皇后外侄,三皇子表兄,就算是死罪,怎么会落得当街斩首的命运。
春芙盯着门外,忽然道:“小姐,将军回来了。”
谢云颐忙将书册推进床底,唤春芙扶她在床边坐着,一边盯着门外,一边严肃道:“之后帮我去查一下宋庆。”
“啊?”春芙惊讶,实在不知道自家小姐为何盯着这桩事不放,但见对方笑眯眯地望着推门进来的将军,便也挂起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