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天幕认证]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65章 离经叛道

第65章 离经叛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弘暄认为意识在脑,但其他人却恰恰相反。

看到这里这里,还有不少百姓喃喃自语:

“就是,意识怎么会在脑呢?”

“这有什么问题吗?这些大臣也没说错啊……”

“可不是胡说吗?”

……

弘暄以为的常识,是现代社会带给他的认知,但在这个时代,意识在心才是常识。

看到这里,皇帝喃喃:“难不成错了不成?”

{于是,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下诏将朱方旦处死,其著作尽行焚毁。

动画中,朱方旦的《中补说》和《中质秘录》在熊熊大火中化作荒芜。

动画过后,是一堂现代的医学科普课。

站在讲台上的年轻女老师拿着一个大脑模型开始开始科普:“脑位于颅腔内,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首脑,其中端脑(大脑)为其最高级的部位。作为人体的高级中枢系统,脑掌管了机体的运动、语言、听觉、视觉、理解、思维、学习、记忆等功能,对于人体的各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脑的整体外形如同完整的核桃仁,近似椭圆形,颜色一般为粉红色,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端脑……”}

两相对比,谁对谁错已经很明显了。

看到这一幕,曾经被朱方旦救助的百姓失声痛哭:“朱大夫没有错,他是个个好大夫,他是个好大夫啊……”

总归,还是有人记恩的。

哪怕此事已经过了几十年,还有人记得那个医术高超的大夫。

看到朱方旦的著作在大火中化作虚无,弘暄不由想到乾隆年间的女科学家王贞仪,哪怕《自然》杂志将她选入‘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也不妨碍她所在时代不重视科学研究,也不妨碍她的不少著作损毁遗失。

不损毁不遗失又有什么办法?

终究是世难容啊!

朱方旦就是最好的例子。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里的读书,指的是四书五经,而非这些能带来社会发展的旁门左道。哪怕是在中央集权的清朝,华夏也不缺这方面的人才,戴梓如此,朱方旦如此,未来的王贞仪也是如此。

弘暄知道,限制这些人才以及划时代技术出现的,是思想,是制度,是这个不幸的时代。看来,就算他未来要去海外发展,留在大清本土的基金会也不能放松控制。

大清不缺千里马,却的却是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大清不重视科学,没事,他重视,将来就由他为科学技术人才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

说实话,天幕的出现,对于弘暄来说并非好事。反清复明一把手也好,他的姻缘也好,乃至海外建国路线也好,天幕的出现,某种意义上算是揭了他未来的底。

但这一期,他还是由衷希望主播的内容能做的深刻些。现代人的思想太过开拓无需去解放,但大清人的思想真的很需要解放一番。

只可惜,天幕出现的太晚。

哪怕看到天幕的康熙帝已然吩咐为朱方旦翻案,但是翻案之后呢?数十年前的一起冤假错案,当事人死了,书烧没了,就算翻案又如何?

【朱方旦死了,比朱方旦的死更可惜的是朱方旦的著作,竟无一字半句留传于世。而朱方旦在《中补说》和《中质秘录》这两部书中有多少超越传统医学的发现,我们就永远无从得知了。

在昭武帝之前,中国历来都不够重视这些。从古至今,不知遗失了多少瑰宝。以至于明明是中华文明率先发明的东西,后来成了外国的发明也是讽刺。

最有名的当属秦兵马俑铜剑中发现镀铬技术,若不是这一发现,谁又会知道镀铬技术是中国人率先发明的呢?

铬矿是皇帝2019年才被法国化学家沃克兰发现的,到皇帝2159年时人类才知道通过电镀的方式将铬镀在钢铁上可以防锈。但两千年的秦朝却掌握了这一技术,也是可笑。

但失传下来的又岂是镀铬这一技术吗?

文字狱扼杀了科技的发展,思想的开放,但遏制科技和思想的又岂止是文字狱。

好在,昭武帝不是个固步自封的人。】

天幕在一次出现了明显的时间线索,也就说再过七八十年法国的沃克兰会发现铬矿吗?

是的,上层已经推断出皇帝历从什么时候开始纪元了。毕竟,康熙帝和路易十四还是笔友,大清上层和西方并不曾完全断绝联系。通过传教士,很容易知道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到底是哪一年才发现的美洲。而据此推算,皇帝元年,就是秦朝建立的时候。

历法的确定,在古代是极其重要的存在,历法更是被视为‘皇权天授’的象征。

皇帝纪元,为什么会以秦朝建立为开始呢?

对于这个问题,皇帝还问过弘暄:“弘暄,说说,未来的你为什么会以秦朝建立来确定纪元呢?”

以华夏帝国的影响力,康熙帝极其确定没有昭武帝的允许,新纪元绝对不可能从秦朝开始。

可是为什么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